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6日电(魏建军)近日,一场以“墨韵摩崖,文脉相传”为主题的全国楹联征集活动在黄河之畔兰州启幕。来自陇原大地的张文轩、汪振江、戴恩来、马国俊、王小静、陈乐道等70余位文化耆宿、诗词大家、书画名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传统文化与石窟艺术的深度对话。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楹联学会、甘肃韵文学会联合主办,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武山县渭川文旅集团承办,甘肃省图书馆协办。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武山素有“陇上文化明珠”之美誉,境内不仅坐拥世界第一大摩崖大佛——拉梢寺42.3米高浮雕造像,更有石岭下文化遗址等璀璨文明遗存,堪称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此次征联活动以“挖掘石窟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旨在通过楹联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区、鲁班山等景区注入深厚的文化基因。
启动仪式上,甘肃省楹联学会顾问汪振江、甘肃韵文学会副会长成兆文、武山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刘斌、武山县渭川文旅集团董事长张红亮等嘉宾先后致辞。汪振江表示:“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当与武山雄浑的摩崖石刻相映生辉,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徐维强透露,此次活动将通过全国创作大赛与省内名家约稿双轨并行,为武山风景名胜量身定制72副楹联、25方匾额,未来这些文化符号将永久镌刻于山水之间,成为景区的“文化身份证”。
活动现场更迎来文化盛事——省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武山籍诗人马虎林向武山县博物馆捐赠了耗时一载创作的《翰墨风流——武山雅集》百米书画长卷。这幅巨制以武山风物诗词为魂,以摩崖景观为骨,汇聚了翟万益、秋子、秦文亮等陇上书坛领军人物的艺术心血,堪称当代陇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画卷展开处,既有“云崖飞瀑三千尺”的磅礴气象,亦有“陇上江南烟雨稠”的灵秀韵味,将武山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厚展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主办方表示,通过“楹联+文旅”的创新模式,将传统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景区建设,既能提升武山的文化辨识度,又能为丝路文旅建设提供新的范例。
未来,武山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水帘洞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北唯一水帘洞?世界第一摩崖佛”的特色品牌,让千年石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随着征集活动的全面展开,武山这座丝路古城正张开双臂,期待着四海才俊以笔墨为舟,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