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玉门市“农家书屋”构建全民阅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16:4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18日电 (靳娜娜 吴亚飞)村村有书屋,户户飘书香。暮春时节,行走在玉门市广大乡村,一个个农家书屋串珠成链,如同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之花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沁人心脾。

  在玉门市下西号镇西红号村农家书屋,村民柴新明带着清晨的露水走进书屋,熟练地在农业技术类书架前仔细挑选。他感慨道,“去年书屋里的《苹果栽培技术》帮我增收两万多元,现在我经常来学新技术。”他的手指轻轻划过书脊,最终抽出一本《戈壁温室水肥管理指南》。管理员李梦娇贴心地将热茶递到读者手边,身后的借阅登记簿显示,这个服务3040人的书屋年均借阅量已达3650册次。

  像柴新明这样善于学习、捕捉市场信息的“新农人”不在少数,他们把农家书屋当作“加油站”,不断学习,多方谋划增收途径,日子越过越红火。

  玉门市自2008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在59个行政村建成86个阅读阵地,藏书总量突破11.4万册。经过行政村合并调整,现有67个书屋持续焕发活力,覆盖人群超2.8万,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矩阵。从戈壁腹地到祁连山麓,这些散布在田间地头的文化驿站,正悄然改变着玉门乡村的精神面貌。

  如果说西红号村的书屋是科技兴农的缩影,那么柳河镇红旗村的书屋则承载红色基因传承。管理员屈波正整理着身后“党建图书角”书架上的书籍,《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红色书籍被翻得卷了边。“我们每月都有‘党员读书日’,村支书带着大伙儿边学边议。”他指着墙上的活动计划表,上面罗列着“红色记忆墙讲解”“劳模精神研讨”等特色项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些书屋又增添了新功能。通过“讲一个红色故事、聊一部党史影片、读一本党史书籍、听一首赞党红歌”的沉浸式学习模式,书屋变身为“红色书房”。农家书屋成为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党校教师与典型人物组成的志愿宣讲团,用乡音土话把政策方针转化为“百姓语言”。

  此外,玉门市注重将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各书屋定期开展“点单式”服务,根据村民需求补充农业技术、健康养生等实用书籍。为方便群众,管理员们还将“指尖课堂”“德育课堂”搬进村民家中,提供志愿阅读服务。

  从解决“看书难”的基础工程,到培育文明乡风的精神高地,这些浸润着油墨香的玉门书屋,正以知识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书写着新时代的田园答卷。(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