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甘肃逾两成面积建233个自然保护地 持续巩固祁连山整治成效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6日 20: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2021年7月15日,航拍甘肃省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资料图)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5月26日电 (记者 杨娜)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张如海26日表示,甘肃已建立23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3.45%。为确保自然保护地发挥生态功能,甘肃持续巩固祁连山整治成效,推动祁连山保护由“大治”转向“长治”。

2022年3月下旬,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迎来场春雪,祁连山雪后美不胜收。(资料图) 武雪峰 摄
2022年3月下旬,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迎来场春雪,祁连山雪后美不胜收。(资料图) 武雪峰 摄

  当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2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张如海在发布会上通报,甘肃近年来采取有力举措,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据统计,全省境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9种,约占全国脊椎动物总种数的13%。其中鸟类和哺乳类占比在全国位列较前,鸟类占比超过40%。

  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大陆性季风气候、内陆干旱气候、高寒气候三大气候类型区的甘肃,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集聚区。地貌类型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拥有除海洋外的全部陆地生态系统,孕育着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

  为推进甘肃生物多样性保护,甘肃建立自然保护地,更加强保护地监管。相关部门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天空地”一体化多要素监测体系与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人员现场核查等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测管协同机制落实,持续提升现代化监管能力。

2022年3月下旬,甘肃敦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额雁等雁属鸟类在湿地栖息。(资料图) 王斌银 摄
2022年3月下旬,甘肃敦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额雁等雁属鸟类在湿地栖息。(资料图) 王斌银 摄

  甘肃连续5年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维护自然保护地生态安全,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甘肃还持续推动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开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科学评估,评估调整后的红线覆盖了甘肃省“三屏四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功能极重要的区域,将生态系统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敏感性评估结果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网络,筑牢了保护底线和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