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观陇视频号每周一词(语)陇原通联滚动新闻中新专题·医者说·名师面对面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 正文内容
专家聚焦数字化赋能文物保护:“科技+匠心”促其焕发新生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11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6月10日,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 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中新网兰州6月10日电 (记者 丁思 李亚龙)如何实现文物“活化”?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看来,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已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他说,要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科技,激发全社会参与文物科技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10日,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甘肃兰州召开,围绕“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项目单位,以及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科研人员,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旨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

  罗静说,“十四五”期间,我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和利用需求,遵循文物科技发展规律,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持续推动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同时,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多学科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罗静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无限、希望无限的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文物科技工作者,要紧扣时代脉搏,响应时代感召,攻关关键技术,回答重大问题;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文物科技工作者还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研成果要走出象牙塔。”

本届论坛由13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代表作学术报告。图为论坛现场。 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本届论坛由13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代表作学术报告。图为论坛现场。 甘肃省文物局供图

  当日,本届论坛由13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代表作学术报告,对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进行展示汇报。聚焦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议题。

  该论坛披露,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对科技创新赋能文物保护擘画了美好蓝图。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与科技部会商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共同研究落实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表示,长期以来,科技部会同国家文物局,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取得了以“中华文明探源”为代表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丰硕成果,文物保护的科技支撑保障不断增强。

  柯兵说,要持续加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不松懈,着力攻克文物病害机理,加强科技支撑文物防灾减灾能力。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应用的适用性、有效性,突破一批关键材料、工艺、装备和集成技术,加强基础数据积累,推动技术体系化、标准化进程。加快新技术、融媒体与文物资源间的技术转化与展示优化,加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文物保护走深走实。

  本届论坛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甘肃省文物局主办,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承办。(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