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6日电 (通讯员 李文)7月以来,环县降雨频繁,降雨量明显增加,特别是7月11日,环县秦团庄乡、耿湾乡、甜水镇降雨量接近100毫米,爆发了山洪,7月15日凌晨,环县曲子镇降雨量超过170毫米,造成了部分路段水毁、部分农田内涝等自然灾害。
汛情就是命令。面对防汛抢险的严峻形势,环县及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开展抢险救灾、安全隐患排查处置等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环县县委县政府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居住窑洞农户、临山、临水、临路、临崖、临沟、临桥、临坡农户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落实应急避险责任人和应急避难场所,并建立台账,一旦发生险情,立即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做到“应转必转、应转早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5日一早,环县所有县级领导分赴降雨量大的曲子镇、山城乡、洪德镇、木钵镇等乡镇,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乡村道路等,现场查看暴雨后群众受灾情况。县委书记何英禅深入木钵镇、曲子镇降雨较大的村,全面开展群众受灾情况和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每到一处,何英禅都仔细查看群众住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沿河道路是否设置警戒线,详细询问上下游村组干部、网格员联系沟通是否畅通,沿河路口值班值守是否到位等情况。县委副书记、县长曹育铮深入山城等乡镇,和乡村干部一道摸排暴雨后安全隐患,对每一处安全隐患点,都现场拉起警戒线,要求及时处置,排除险情。
15日凌晨,曲子镇短时间内降雨量偏大,该镇连夜组织镇村干部,分组分片到一线排查处置灾情。曲子镇街道出现积水,该镇镇长黄国锋和其他镇村干部一道,冒雨分流雨水,防止出现区域内涝现象,在及时有效的处置后,该镇街道没有出现内涝现象,各门市均正常营业。
耿湾乡面对11日山洪灾害后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接连的强降雨,全体乡村组干部和应急小分队、网格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连夜分组分片值班,要求出现险情立即报告并科学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安全问题。
洪德镇面对近日东西两侧的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汇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居住低洼和沿河群众,提前转移到高地,以防山洪暴涨引发安全隐患。
环江沿河漫水桥多、路口多,面对暴雨造成的山洪灾害,甜水、山城、洪德、环城、木钵、曲子等乡镇建立信息联动机制,对上游爆发的山洪,及时向下游乡镇、村组和网格员通知,及时对路口拉起警戒线,对部分地势低的漫水桥等路段,采取临时封闭措施,洪水不退,警戒不去,确保群众不沿河围观、不冒险过河。
G211国道是环县交通的主干道,暴雨过后,沿路的部分岔路口冲出了淤泥,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个别路段出现路基下沉等现象,环县公路段及时组织近百名工人,动用10多辆机械,全面清理淤泥,疏通淤塞渠道,及时排出积水;对部分路基下沉路段,一方面引导车辆分流,另一方面,及时开展鉴定维修,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环江洪水过后,渡河的漫水桥大都积满了淤泥,车辆通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面对险情,辖区各乡镇及时组织机械,全面开展清淤工作,并邀请专业机构,对桥梁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鉴定,在桥梁两头,设置通行警示牌,引导车辆安全通行。
暴雨后,乡村道路水毁,部分路基下沉,部分路肩水毁,短时期难以维修完成,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环县各村对所有水毁路段进行了全面的摸排统计,并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路段设置警戒线、警示牌,提醒群众安全通行,在本次降雨结束后,将全面开展道路维修工作。
环县公安局及时组织近百名警力,一方面参与抢险处置,另一方面分赴在国道沿线各安全隐患处置点,指挥车辆有序通行。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暴雨之后,每一个应急处置点、每一个隐患排查处,都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穿着雨鞋、雨衣,有的冒雨行走在乡间小路、出入在农户家中,为的是每一户群众安全度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