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医疗> 正文内容
兰大二院完成新生儿“一站式”心脏磁共振检查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6日 11:2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6日电 (朱帆 周媛)近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磁共振科张静教授团队联合新生儿科王君棪主任团队,为一名出生仅15天新生儿成功完成“一站式”心脏磁共振检查,该项检查的顺利完成,填补了甘肃省新生儿心脏磁共振成像领域的技术空白。

  该患儿出生12天后,出现间断便血症状,收住新生儿科,入院后心肌四项指标异常,完善其他影像学检查,考虑心肌病变,但缺乏更客观的诊断依据。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病变诊断中更为清晰客观,但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在该领域内的检查一直是业内公认的技术壁垒,成功率极低。

  患儿病情危重紧急,刻不容缓。张静教授、王君棪主任团队迅速为患儿制定扫描方案及急救措施,技术长甘铁军带领医师团队进行充分的检查前评估,扫描时多次调整成像策略及参数,最终为该患儿顺利完成心脏结构图像、心脏功能分析数据和心肌定量的全部数据采集。崔文俊医师、李世兰医师第一时间进行图像后处理、心功能分析及心肌定量数值测定,最终该患儿确诊为急性心肌炎。

  明确诊断后,临床科室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治疗,经过紧张有序的“接力赛”式诊治,患儿转危为安,心肌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已好转出院。

  该患儿是目前省内完成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最小新生儿。该检查是各类心肌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检查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目前成人检查技术相对成熟,但儿童检查技术要求更高。特别是新生儿心率快(120-160次/分)、呼吸快(30-45次/分)、心脏体积太小、无法配合屏气,且需睡眠状态制动,所以目前业内新生儿检查属难题。

  兰大二院核磁共振科自2010年开始,率先在甘肃省开展心脏MR成像检查,近年来心脏MR成像技术和诊断不断完善娴熟,特别是在儿童心肌炎、小儿川崎病方面属于科室特色项目独具优势。该科室自开展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至今,已成功完成近200例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的磁共振检查,该技术的开展和应用目前处于甘肃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