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24日电 (石晨 李剑超)蛇舞新春,辞旧岁,万象更新。
春节,是中国人最温暖的节日,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然而,在天陇铁路项目的建设现场,有一群人依然选择坚守,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坚守和奉献诠释着“筑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唐鹏宇是中铁十六局铁路项目常务副经理,他来自东北,那里有他深爱的家人和温暖的家。但今年,他决定不回家过年,而是留在天陇铁路的建设现场。腊月二十五的清晨,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春节的喜悦和慵懒中时,唐鹏宇已经早早地穿上了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进了隧道。隧道里昏暗而潮湿,他仔细排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万无一失。他说:“这里是我的‘战场’,每一个角落我都必须亲自看过才放心。虽然工作辛苦,但每当看到隧道一点点向前延伸,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天陇铁路早日建成通车。”
回到办公室,唐鹏宇坐在电脑前,开始处理文件。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完全忘记了外面的节日氛围。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声,那是远方人们对新年的庆祝,而他只能在心里默默思念家人。
然而虽然远离家乡,但这里却有着别样的温暖和年味。唐鹏宇和留守的同事们早早地贴上了对联和福字,用这些简单的方式庆祝新年。项目部的食堂里也弥漫着浓浓的饭香,唐鹏宇和同事们决定中午一起包饺子。厨房案板上,正在剁着的肉馅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旁边是一摞摞刚蒸好的热气腾腾的花卷,金黄松软,散发着麦香。
“来,小唐,尝尝我的手艺。”食堂阿姨热情地递过来一个刚出锅的花卷,唐鹏宇接过,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真香,就像在家里一样。”
餐厅里,同事们围坐在一起,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手法虽不熟练,但一个个饺子却承载着满满的温情。肉馅在擀面杖的敲打下变得细腻,每一下都像是在诉说着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分享着家乡的故事,笑声和话语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个食堂充满了家的温暖。
“孩子,你猜爸爸在干什么,快过年了,今天我们在包饺子,你看这是爸爸包的饺子,怎么样?”唐鹏宇通过手机视频,将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分享给远在东北的儿子。
“虽然过年不能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想到能为天陇铁路建设出一份力,心里也挺踏实的。而且在这里,我们也是一个大家庭,一起包饺子,一起过年,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唐鹏宇一边包饺子,一边感慨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温柔,仿佛透过这些热气腾腾的饺子,看到了远方家人的笑脸。
窗外,寒风凛冽,但食堂里却暖意融融。热气腾腾的花卷、香气四溢的饺子,还有这些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共同编织出一个别样的春节,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团圆时刻。
天陇铁路的建设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从未停歇。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唐鹏宇这样的建设者,这条铁路才能安全稳步推进。如今,天陇铁路白杨里隧道出口开累已经突破2000米,每一寸的推进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心血。
唐鹏宇,是无数铁路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他们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选择了在工地上坚守。他们用双手和智慧,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他们虽然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但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团圆——让天陇铁路早日建成,让更多的人能够踏上便捷的旅途,与家人团聚。
他们的坚守,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