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6日电 (马潇 万玉萍)玉门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医疗保障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政策扩面、服务提质、智慧赋能等举措,推动医保服务从“有保障”向“有温度”跨越。一项项医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一件件暖心服务直达民心,医保“温度”正悄然转化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刻度”。
在玉门市总医院门诊综合窗口,市民丁威成正在为妻子办理住院报销手续,不一会儿,所有手续办理完结,报销金额已经到账。他说,“我老婆今天出院,医保基本上报销了一半,我觉得医保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
玉门市持续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城乡居民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城镇职工通过“基本医保+大额补助+补充医保+医疗救助”等政策筑牢医疗保障防线。截至2024年底,玉门市全面落实职工和城乡居民各项医保待遇,结算职工医保住院费用7109人次4094.41万元,门诊19.74万人次1035.36万元;结算城乡居民医保住院24163人次13013.49万元,门诊10.7万人次354.41万元。“两病”“慢病”门诊用药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纳入城乡居民“两病”保障1671人,累计达到13231人,报销37.62万元。新纳入慢特病保障1511人,累计达到9819人,报销842.72万元。落实长期护理补助167人121.44万元,有效缓解了失能人员及家庭的经济压力,为1288名高龄老人核发医疗补贴369.08万元。
玉门市坚持在政策落实上做“加法”,办事流程上做“减法”,服务品质上做“乘法”,在住院病区开设“一站式”结算窗口,让住院患者就近、快捷办理手续。
患者家属张蕊蕊说,“出院当日就可以在住院部大厅的医保窗口直接办理,工作人员对费用的使用类别解释得非常清楚,态度也很好,患者不用多跑路,节省了时间。”
玉门市积极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全市13个乡镇(街道)及所属辖区设立医保服务站,将18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一级,12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至村、社区一级。同步推进“互联网+医保”,依托“甘快办”、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等,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参保登记等业务“指尖办”。
玉门市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新模式,不断夯实“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酒泉市率先建成医保驻玉门市总医院服务站、驻花海镇中心卫生院服务站2个,东镇建化工业园医保24小时自助服务站1个,下沉医保业务19项,依托1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设立医保服务站、68个村卫生室设立医保服务点,构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服务架构,窗口前移,一站式办理,减少参保群众来回奔波次数,极大方便群众办理各项医保业务。
同时,玉门市积极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严格落实医保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打造新生儿参保缴费“一站式”服务,实现医疗救助参保资助和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免申办”。创新推出特殊困难残疾人“跑腿办”服务,联合残联、邮政成立“医保跑腿小分队”,为参保残疾人员和长期护理保险重度失能人员搭建更便利的健康咨询和服务平台。一项项举措从“便捷办”到“主动办”,从“线下跑”到“线上通”,玉门市医保服务的持续升温,为群众幸福生活筑牢了健康防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