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自2024年10月金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换届以来,新联会紧紧围绕打造“新联心·镍都行”工作品牌,以党建为引领,以加强政治引领为重点,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加强阵地建设为手段,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路径。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民族团结思想根基。依托集中学习、研讨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组织新阶层人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邀请有关专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3场,覆盖新阶层人士200余人次,充分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50余条,引导新阶层人士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五个认同”,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巩固拓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成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组织新阶层人士赴永昌县北海子公园、金川区博物馆等地开展实地研学活动2次,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民族团结故事,亲身感受金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举办“凝聚新力量・共筑民族情”主题座谈会、征文比赛和书画摄影展,征集优秀作品80余件,生动展现新阶层人士与各族群众携手共进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新阶层人士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民族团结实践创新。金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剪纸、皮影戏、小曲小调等非遗传承人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20余场次,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举办“非遗传承・民族团结”剪纸培训班,邀请剪纸艺人授课,培训各族学员100余人次,推动剪纸艺术传承传播。同时,通过举办“寻美中国・汇聚金昌”短视频大赛,鼓励新阶层人士用镜头记录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生动场景,征集优秀短视频作品300余部,其中《金川河畔的民族情》《非遗传承中的团结故事》等作品在网络平台播放量超100万次,有力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金昌网络货运数字产业园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优势,成立线上功能型党支部,依托“党建+电商”模式,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代表人士开展“直播助农・民族团结”活动。深入永昌县红山窑镇、金川区双湾镇等乡镇,开展大型集中直播促销活动8场,帮助销售高原夏菜、牛羊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价值200余万元,带动200余户家庭增收致富。为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和互联网络营销师培训课程,累计培训50人,其中10名学生通过培训成功创业,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的“领头雁”。我市网络代表人士董育景获金昌市“一县一品一推荐官”荣誉称号,2名网络代表人士获评甘肃省“百强主播”荣誉称号,他们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力,宣传推广金昌特色产品和文化,成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网络代言人”。
健全工作机制,凝聚民族团结强大合力。出台《金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市新联会、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新阶层人士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市新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与兄弟市州新联会的交流合作,先后与张掖、武威等地新联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交流活动”3次,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新阶层人士赴新疆、内蒙古等民族地区开展考察调研活动2次,与当地新阶层人士就民族团结、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合作意向10余项,拓展了金昌市新阶层人士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视野和渠道。积极组织金昌市大爱无疆志愿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新阶层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爱心同行”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度佳节情意浓”活动,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