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敦煌曲子戏编新剧目:古老戏曲注新魂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11:0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7日电 敦煌,这座沉淀着千年文明的丝路重镇,不仅以莫高窟的壁画、鸣沙山的驼铃诉说着历史沧桑,更在当代文艺创作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近日,以敦煌曲子戏为载体的新编剧目《少一个都不行》正在筹备亮相,这部扎根敦煌文化沃土、聚焦乡村振兴的作品,用传统戏曲的韵律,唱出了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敦煌文化与现实题材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曲子戏承载着陇原大地的民俗记忆与艺术基因,其明快的唱腔、鲜活的表演,曾是田间地头最动人的“民间歌声”。而《少一个都不行》的创作,既守住了这份文化根脉,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触摸敦煌文化的肌理;更以敏锐的时代视角,为古老戏曲注入新的灵魂。

7月初,以敦煌曲子戏为载体的新编剧目《少一个都不行》正在筹备中。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剧中,朱世贤一家的命运轨迹,是千万乡村家庭的真实写照:从脱贫后的“和美富足”,到精神空虚误入歧途的“困顿迷茫”,再到驻村干部张莉以“少一个都不行”的信念持续帮扶、最终依托“敦煌宿”投身乡村旅游的“重获新生”。这曲折而暖心的故事里,藏着最鲜活的民生图景:贴息贷款、“雨露计划”等政策如何落地生根,“农+文+旅”融合如何点亮乡村发展新路,基层干部如何用真情实意架起与农户的“连心桥”。

  尤其是“敦煌宿”的改造,更是巧妙勾连起敦煌的文化IP——以莫高窟、月牙泉为代表的文旅资源,让“乡村民宿”不再是简单的住所,而成了敦煌文化走进寻常生活的窗口,让“守护文化根脉、发展文旅经济”的时代命题,在剧情中自然流淌。

  从丝路驼铃到乡村振兴的号角,从壁画中的农耕图景到舞台上的“敦煌宿”新篇,《少一个都不行》用文艺创作的实践证明:敦煌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历史的厚重,更在于它能始终扎根人民生活的土壤,这正是当代文艺创作最珍贵的“敦煌密码”。(完)

【编辑:侯志雄】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