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2日电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记者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获悉,长期以来,甘肃省将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作为妇幼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坚持多措并举,不断健全完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切实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全省近年来包括神经管畸形等严重出生缺陷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出生缺陷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一级预防方面,甘肃省在加强婚育人群针对性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的同时,重点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将婚前保健、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避孕药具发放、优生咨询指导等服务有机结合,着力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咨询与指导,婚检率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100%,群众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为90.11%,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
二级预防方面,通过实施农村孕产妇产前筛查补助项目,推广应用产前超声、无创DNA产前筛查等技术,全省产前筛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3年达到91.43%。
三级预防方面,通过实施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贫困听障儿童救治等项目,切实加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全省新生儿“两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2023年分别为99.71%、99.70%,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省级财政和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为贫困听障患儿实施免费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为多种遗传代谢病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给予救助费用补助,使出生缺陷患者救治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甘肃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全省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在省妇幼保健院设立了省级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管理。目前,全省有省级产前诊断机构5家,市级新生儿筛查中心7家、产前筛查中心20家。建立省级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诊疗中心各1家,市级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5家,市县级听力医学诊断分中心50家。在全省287家医疗保健机构部署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网络信息系统,加强数据报送,推进数据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