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3日电 (高展 高莹 李亚龙)2日,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主办的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陇南市康县召开,业界专家、学者聚智赋能医药健康产业。
论坛举办地陇南市康县依山傍水,素有“康养圣地”之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环境优良,不仅有秦岭之雄奇,还具有江南之秀丽。康县县委书记张书怀表示,康县中药材总产值已达3.6亿元,为发展生物制药、康复疗养及康养旅游等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理想条件。
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00万亩,产值超700亿元,亩产值为1.43万元。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五,产量排名全国第四。
论坛上,甘肃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忠习,原甘肃省医保局局长、一级巡视员金中杰,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原省药监局局长王胜,甘肃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凯,华为甘肃政企业务部副总经理曹磊,兰州生物所研究员、原副总经理魏至栋,甘肃省卫职院教授、院长王建成,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绿色催化专家智库理事会秘书长常青,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李彤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李彤演讲时指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已步入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阶段,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既提高了中药材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又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了新的市场途径。
刘凯强调中药对甘肃医药卫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甘肃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当归、黄芪和党参等,品质优良且产量高。他建议,围绕特色药材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他也坦言,甘肃在高质高技术产品生产和市场份额方面相对落后,提出全面了解产业情况、建立产业联盟、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等建议。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生物医药研发和医疗器械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曹磊介绍说,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新药开发效率。
在医养结合方面,王建成说,自2011年国家提出医养结合概念以来,甘肃省在基层农村医养结合建设方面实践在前。通过机构、社区和居家三个层面满足不同老年人需求,形成省级示范医养结合中心和社区医养结合点。
卫职院联合科技公司申请产业支撑项目,旨在通过云端软件系统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支持居家养老服务。该软件正处于研发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推出。
近年来,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充分发挥智库和平台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助力健康产业发展。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健康甘肃建设的各项任务,克服困难,本着“务实、高效、创新、发展”的原则,团结带动协会成员,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健康甘肃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展平台和智库的作用,为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作出了努力。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出席会议,甘肃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李存文、行业主管部门有关领导,高等院校和企业的领导及中医药专家学者代表共100多人参加会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