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统战新语> 正文内容
山丹县以“融”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4日 10:55  
来源:甘肃统一战线网
分享到:

  山丹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突出“融”的导向,强化工作举措,引领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呈现出全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强化宣传教育“融心”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乡镇、县委统一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社区、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各宗教活动场所配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150本,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30余场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把握“四个关系”,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实施“互联网+民族团结”聚力“石榴籽”行动,利用“两微一端”、电子屏推送播放民族团结宣传信息及标语1000多条,全方位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典范,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丰富活动载体“融情”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力。扎实开展全县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组织举办“彩虹张掖同心筑梦·五彩山丹培根铸魂”主题广场舞大赛、“非遗浸童心·文化润童年”主题书画展、青少年读书等文化活动及文艺汇演10余场次。结合消夏周末文艺汇演,创编《古韵山丹等你来》《醉美焉支》《长城魂》《怀念艾黎》等系列歌曲,通过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突出主题主线“融力”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按照“一带一圈一园一基地”的创建工作思路,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四坝文化、艾黎精神等一批体现“共同性”“融合性”的历史遗迹和史料史实,把中华文化元素、红色文化、旅游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度融合,积极打造四坝文化展览馆、昊之语文化艺术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陈馆等更多“有血有肉”“形神兼备”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宣传教育阵地,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家乡故事,引导各族群众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聚焦示范引领,以文化传承、网格化管理、嵌入式服务等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全省首批“红石榴”互嵌式示范社区1个,“红石榴”就业服务站2个,持续优化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有效提高服务各族群众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认同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