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健康医疗> 正文内容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11:2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23日电 (刘维军)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成立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挑大梁、创经验、做示范的工作要求,整合县域内8家医疗单位,按照全县“8310”的工作思路,在创新医共体运营模式、强化一体化管理、实现同质化服务、整合共享医疗资源方面积极探索,充分激发了基层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了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促使更多患者留在基层,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初步实现了“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和县乡村一体管理的工作目标。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发挥医共体总医院医疗优势,牵头成立了10个质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了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建立了“团队+N”的管理模式。医共体总医院共选派58名业务骨干组建了8个团队,定期开展坐诊、查房、会诊、学术讲座等业务指导;派驻医疗团队组长聘任为分院业务副院长,并根据各分院的需求另选派N个行管科室业务骨干,每季度对各分院开展医疗、护理、财务以及医保等方面业务工作的督导、考核,实现了医共体总医院与分院诊疗水平与管理能力的同质化发展。同时,按照“一院一策”的总体要求,对各分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学科开展专科共建,医共体内部同质高效且各有特色的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近年来,医共体通过“外引内联”,在加强医院薄弱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做强做优现有特色专科,目前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内知名医院建立了15个专科联盟和技术联盟,并利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专家,指导总医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0多项。总医院与各相关分院先后建立了骨科、消化、泌尿、呼吸与危重症(PCCM)等专科联盟,组织优秀学科带头人到各分院开展业务指导,以学科同质化共建,促进分院优势专科建设。2023年以来,下派专家团队共诊治患者9800人次、业务查房2000多次、学术讲座80多次、疑难病例会诊讨论500多次。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分院门诊和住院人次分别上升了31%、18%。

  医共体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完善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机制。根据《陇西县医疗卫生共同体及慢性病医防融合新模式建设实施方案》,医共体总医院及时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和“医防融合培训基地”,多次举办医防融合推进会议及慢性“四病”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建立慢病“防、治、管、教”四位一体管控体系,使乡村两级全科医生熟练掌握了慢性病、常见病的规范性治疗方案、急危重症病例的转诊流程、以及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单位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诊疗能力。确定专业医师定期对各分院进行慢病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分析,推动了各分院的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医共体依托总医院建成的“影像、心电、病理、消毒、检验”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签订了医疗资源共享协议,推进“乡检查,县诊断”,出具诊断报告1560份,提供灭菌手术包126件。实现了患者在“乡住院、县检查”和“县诊断、乡治疗”协作就医模式。并启动实施概算投资6496万元的医共体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将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医疗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使资源在医共体内实现高效流通和共享。

  据悉,随着医共体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将进一步拓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内容,抓实抓细医防融合工作,从广度上保障覆盖范围,从深度上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实现发展同心同向、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努力为辖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