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7日电 (陈春兰 朱建勤 吴海平)连日来,甘南州30.17万亩青稞陆续进入成熟期,田野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农牧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青稞,确保颗粒归仓、丰产增收。
在临潭县古战镇九日卡村青稞种植基地,六台大型收割机正马力全开在田间穿梭。伴随阵阵轰鸣,一排排金黄的青稞应声倒下,饱满的麦粒瞬间被机器“收纳”,村民们则在田边忙着将收割好的青稞装车、搬运,分工有序、干劲十足。
村民彭海龙家的10多亩青稞,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收割。“现在机械化收割真是又快又好,省时又省力!”看着满载而归的运输车,彭海龙脸上写满了喜悦。
今年以来,临潭县将粮食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农机下乡+补贴兜底”等举措,为农牧民解决收割难题,既保障了青稞稳产,也让农牧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农业发展的红利。
同样迎来青稞丰收的还有碌曲县双岔镇电唐村。村民拉毛东知家的14亩青稞,今年总产量达到7000斤左右,预计可带来1万元左右收入。“今年村里统一选用了‘甘青10号’良种,抗寒耐旱能力强,分蘖多、穗粒饱满,加上机械化收割,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倍,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拉毛东知高兴地说。
作为甘肃省最大的青稞优势主产区,甘南州近年来依托“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暨提质增效建设”项目,持续推进青稞增产增效计划。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当地建立了“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繁育体系,形成“种子生产—加工—供种”一体化机制,确保青稞品种优质化、更新常态化,目前全州青稞良种覆盖率已达98%以上。同时,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环节开展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青稞单产提升。
甘南州农牧林草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曹钧介绍说:“今年,全州青稞播种面积达30.17万亩,目前机械化收割作业正全面铺开。我们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开展技术熟化攻关和示范推广,使青稞单产得到大幅提升。经实地测产,今年普通地块平均亩产450斤,高产田平均亩产可达520斤。”
如今,在甘南州的广袤田野上,丰收的喜悦随处可见。青稞丰收不仅筑牢了当地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让农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为全州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农业动能。下一步,甘南州将持续优化青稞产业链,推动青稞从“粮食作物”向“特色作物”转型升级,让青稞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