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7日电 (魏建军)金秋时节,陇原大地处处铺展着丰收的喜悦。在兰州新区的广袤田野上,连片的玉米地翻滚着金色波浪,迎来收获盛景。颗粒饱满的玉米棒辉映着农民灿烂的笑容,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五谷丰登的金色画卷。
这幅丰收画卷的背后,是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目标精准施策,通过科学布局与精细管理,让玉米产业成为带动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差异化种植方案实现“量质齐升”
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根据玉米品种特性与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种植方案,推动各类玉米实现“量质齐升”,预计总产值突破5500万元,交出亮眼的丰收答卷。
籽粒玉米:2.11万亩筑牢“粮袋子”。该中心优选高产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2.11万亩籽粒玉米预计总产量达7140吨,产值约1428万元。作为保障粮食供应的重要品种,籽粒玉米不仅为种植户带来稳定收益,更夯实了新区粮食安全的根基。
青贮玉米:2.426万亩联动“畜牧链”。2.426万亩青贮玉米进入最佳收割期,预计总产量达7.5万吨,产值约3000万元。收割后的青贮玉米被加工成优质饲料,直供当地畜牧企业,构建起“种植-养殖”循环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双向赋能。
黏玉米:2600亩打响“特色牌”,2600亩黏玉米凭借优良品质和独特口感赢得市场青睐,亩产预计达6000棒,总产值约1092万元。通过产销对接渠道,新鲜黏玉米快速直达消费者手中,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爆款”农产品。
多维赋能强产业夯实农业“压舱石”
玉米产业的全面丰收,是兰州新区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缩影,而这离不开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打出的“组合拳”,从种植到销售全链条发力,激活农业发展动能。
在种植端,该中心结合新区土壤、气候条件,科学规划种植结构,合理分配三类玉米种植面积,避免盲目种植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提供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指导,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效率与作物品质。
在销售端,该中心提前对接粮食收购商、畜牧企业、生鲜市场等主体,为不同品种玉米搭建专属销售渠道,确保“丰收的玉米能卖出好价钱”,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更夯实了新区农业“压舱石”地位,为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农业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