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110厘米野生娃娃鱼“打卡”崆峒!三年三见印证生态持续升级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5:57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7日电 (朱婷婷 刘亚莉)15日傍晚一场暴雨初歇,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西沟村村民翟有在村内大柳树西侧水池中,意外发现1条体长110厘米、体重6.1公斤的大鲵(俗称“娃娃鱼”)。该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也是西沟村第三次记录到野生大鲵活动踪迹。

  经平凉市崆峒区畜牧兽医局专业人员现场检查,这条大鲵体表无外伤、活动能力正常,健康状况良好,体色呈棕褐色且斑纹清晰。目前,它已被移交甘肃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由专业机构实施后续保护。

图为此次发现的娃娃鱼。受访者供图

  此前,西沟村曾两次发现野生大鲵:首次为2016年7月,第二次为2024年6月,两次发现的大鲵均已送至上述保护区,目前生长状态稳定。

  西沟村位于崆峒山腹地,区域内溪流洁净、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基底优良。近年来,崆峒镇以流域综合治理、封山育林等措施为抓手,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当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

图为西沟村一角。受访者供图

  作为对水质、水温、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指示物种”,野生大鲵的频繁现身,直接印证了崆峒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更成为当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例证。

  随着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逐年增强,主动参与野生动物救助、监测的村民越来越多。如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在绿意盎然的崆峒大地徐徐铺展。(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