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武威有意思 | 古浪:“金”色文旅焕新彩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08:4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0日电 (俞凤霞)从黄沙漫天到绿满沙丘,从治沙精神到文旅热土,古浪县正以八步沙精神为魂、沙漠资源为基,让“金”色文旅绽放出兼具精神厚度与体验热度的新光彩。

  八步沙,这片曾经经受风沙困扰的土地,如今一片葱绿,柠条、沙拐枣等沙生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古浪县文旅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图为游客参观八步沙“两山”实践基地。

  今年暑假,一批又一批研学团队走进这里。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着“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往事。展柜里的旧草帽、磨破的铁锹头,无声诉说着岁月的艰辛。在眼窝子沙治沙点,同学们接过林场技术员递来的工具,亲手扎下草方格,真切感受“一苗一锹”的治沙不易。“原来沙漠变绿洲要付出这么多,这种坚持太让人震撼了!”来自兰州大学的学生司佳乐摸着自己扎的草方格,眼神里满是敬佩。

  家庭游客更是这里的常客。许多家庭在展区驻足拍摄,父母手持仿制的老式草帽和铁锹道具,孩子模仿着展板上的压沙动作,快门声中定格下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八步沙的生态实践区内家长带着孩子撸起袖子,在林场技术员指导下栽种柠条幼苗。新栽的苗株系着彩色心愿带随风轻摆,与远处起伏的草方格沙障遥相呼应。

图为游客在八步沙体验栽种柠条。

  古浪县八步沙区域林草植被覆盖度从过去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八步沙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今的八步沙,已经蜕变为享誉省内外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研学、观光旅游的打卡地。

  如果说八步沙是古浪文旅的“精神内核”,那么西凉女国景区便是“体验外延”的生动代表。在这里,沙漠不再是荒芜的象征,而是充满活力的游乐场。

  走进古浪县西凉女国景区,越野车在沙丘之间陡然攀升又疾驰而下;载着游客的骆驼蜿蜒成队,伴着声声驼铃在大漠之中悠然前行;手抓滑沙板,游客从百米沙坡之巅俯冲而下……多样化的娱乐项目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

图为游客在西凉女国景区体验骆驼骑行。

  随着夜幕降临,景区中央的篝火在万众期待中被点燃。火焰腾空而起,跳动的火苗映红夜空,也照亮了在场每一位游客的脸庞。游客们自发围拢成圈,不少人手持荧光棒挥舞,点点荧光与篝火光芒交相辉映;大家伴着欢快的节奏,跟随现场引导自然起舞、踏步,转身间尽情释放着内心的喜悦与热情。

  “一直想体验一次篝火晚会,今天特意带着孩子过来体验一下,没想到这么热闹,在家门口就能玩得这么开心,感觉咱们古浪的旅游越来越有特色了。”前来游玩的游客张梅兰说。

图为西凉女国篝火晚会。

  古浪的文旅活力,不止于单个景点的吸引力,更在于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力。依托八步沙的品牌效应,积极争取举办环“八步沙”自行车骑行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每年都有众多运动爱好者参赛,古浪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古浪县还持续完善文旅设施配套,提升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西凉女国等景区景点项目体验,全力发展集沙漠体验、生态观光、研学教育等元素于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产业,让“金”色文旅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