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旅游> 正文内容
瓜州研学推介:从红色记忆到戈壁雕塑,让千年文脉“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09:2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8日电 (李晓霞 张晓彤 胡婧)近日,“丝路明珠·暖心瓜州”研学推介活动在瓜州县举办。活动以“文旅共生”为核心牵引,聚焦研学产品的“体验感”与“文化性”双重提升。通过系统化设计,将瓜州千年历史文脉与独特自然风貌,转化为兼具教育意义与互动趣味的“活态研学内容”,实现从“看风景”到“品文化、探内涵”的体验跃迁。

图为 “丝路明珠·暖心瓜州”研学推介会现场。瓜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伊始,嘉宾们走进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在珍贵史料与革命文物前驻足凝视,重温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深切感悟红色信仰的磅礴力量。随后,一行人探访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在墨香萦绕的氛围中,感受张芝“临池学书”的书法底蕴,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中,为此次研学活动开启预热篇章。

  “瓜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兼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红色资源,研学优势独特。我们希望通过研学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进并了解祖国大西部,从小涵养家国情怀。这是研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瓜州研学应深耕的方向。”宁夏教育振兴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燕说。

  其间,还举行了“丝路明珠·暖心瓜州”研学推介会。入场前,嘉宾在大地之子签名墙签字留影;现场还展播瓜州文旅宣传片,以震撼画面与生动叙事呈现瓜州的人文之美、自然之韵。随后,瓜州县明煜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全景(甘肃)康养有限公司、锁阳城遗址景区等单位,分别从文旅、户外徒步、研学产品、康养、遗址探秘、住宿、特色农业等维度,全方位展示瓜州文旅产业丰富业态。活动最后举行签约仪式,瓜州与携程研学等3家头部机构签约,为后续研学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品牌打造奠定基础。

图为参会嘉宾探访榆林窟。瓜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瓜州既有张芝书法、玄奘纪念馆等历史底蕴,也有红西路军的红色印记,若能做好产品包装与吃住行配套,再与敦煌串联成线,瓜州在研学线路中会是极具竞争力的一站。”甘肃爱旅行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鲁文兵说。

  “瓜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此次研学推介会的举办,既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也助力大家深化对瓜州旅游资源的认知。”兰州市城关区文化旅游发展行业协会会长魏学强说。

  活动期间,参会嘉宾探访锁阳城遗址、榆林窟、戈壁雕塑艺术长廊等研学点位,在聆听历史、惊叹壁画技艺、感受雕塑震撼中,沉浸式体验瓜州自然与人文之美,也更直观深刻地认识了瓜州的研学资源。

图为参会嘉宾探访戈壁雕塑艺术长廊。瓜州县委宣传部供图

  “通过推介,我深切感受到瓜州政府与文旅系统在文旅宣传上的有力作为。作为摄影师,我会将此次拍摄的瓜州旅游资源图片带回陇南宣传,吸引陇南各族群众来瓜州采风观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师秦笃说。

  “瓜州文旅资源丰富,此次200余人的接待井然有序,宾馆、景区及城市面貌皆焕然一新,让参会者倍感舒适温暖。未来,我们作为旅游商,会将更多本省客人带到瓜州。”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相强说。

  据了解,此次推介活动由瓜州县委、县政府主办,瓜州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瓜州县明煜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全景(甘肃)康养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推介活动设置了研学产品发布、文旅资源推介环节和实地考察线路,构建起了“产品发布+资源考察+行业交流+合作签约”于一体的高端对接平台,共吸引200余名来自全国的文旅行业嘉宾齐聚,深挖丝绸之路文化底蕴,共话研学旅行新机遇,共推大敦煌文化研学品牌建设,助力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双向赋能。

  “我们将立足‘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次中心’功能定位,持续深化产业融合,积极探索‘研学+’模式,结合瓜州县戈壁户外徒步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研学课程。同时,持续加强区域合作,与敦煌、嘉峪关等地串联精品研学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同将河西走廊打造成国内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瓜州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臧永刚说。(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