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平凉泾川:“信易养”让养老服务有“信”更有“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08:46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9日电 (吕芳芳)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养老有了新打开方式——“刷信用”能抵扣餐费、优先参与活动。该县城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的“信易养”新业态,将社会信用体系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让老人们在守信中收获实惠,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

  走进该中心,书法室墨香四溢,运动区活力满满。温馨场景背后,一套以社会信用代码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正高效运转。中心为自愿加入的老人建立个人诚信电子档案,不仅记录基础健康数据与服务需求,更实时更新“信用积分”。积分可直接抵扣助餐费用,还能优先报名书法名师课、智能手机培训等热门项目。

  “以前吃完饭就闷在家里,现在天天来这儿写字、做操,还能攒积分抵饭钱!”60多岁的景小莲展示着智能手环,“上个月听健康讲座、参加志愿服务共攒了20分,今天8.9元的午餐,用积分抵了2元,自己只花6.9块钱,太划算啦!”

  据统计,中心运营至今,已有4216人次用积分兑换了服务优惠,累计开展健康讲座、节日联欢等活动45场。

  城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政府投入300万元建设硬件设施,专业团队负责运营服务,引入信用机制,对服务商进行动态监管,失信或服务不达标将取消合作资格。同时,智能手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数据,脱敏后纳入信用档案,既为健康干预提供依据,也为活动组织、资源调配提供参考。

  “如今,‘多参与、多积分、多受益’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下一步,中心计划引入人脸识别、积分自动结算等智慧设备,加强护理人员信用培训,并探索与社区医院、银行等机构合作,让老人的信用积分在挂号、办理业务等场景发挥更大作用。”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陈小杰介绍说。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信”,泾川县“信易养”模式不仅填补了社区综合养老服务空白,更用信用为养老服务注入温度,让诚信成为老人们安享晚年的“加分项”。(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