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9日电 (田小丽 马潇)刘婉婷是玉门市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第三网格的“00后”网格员,自加入社区网格工作以来,便以蓬勃的朝气扎根基层,用“小棉袄”般的贴心与温暖,将青春力量融入家长里短的烟火气中,成为居民心中最可靠的“身边人”。
一老一小的“守护人”
用青春陪伴温暖时光。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多,子女常常不在身边,网格员便成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守护人”。刘婉婷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养成的重点关注“一老一小”的工作习惯,利用办事、巡逻等时机,常态化对空巢、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困境儿童家庭进行上门关怀,仅过去一年,她上门探访老人和儿童家庭就多达200余次。
她采用陪伴、聊天、互动、打扫卫生等方式对留守老人、儿童进行心理关怀、精神慰藉。同时,刘婉婷还为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安装反诈软件及养老认证等服务,累计帮助80余位老人完成相关操作。此外,她积极开展反诈骗、“两保”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活动20余次,覆盖居民300余人次,为“一老一小”最关心的问题上好“公开课”。
隐患排查的“用心人”
刘婉婷每日穿梭于网格之中,进行上门登记、入户核查、日常巡查,努力了解网格里的每一个人和事,她的脚步遍布网格的28个楼栋、84个单元。一年累计走访居民超过300户次,为居民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取得了居民的好感与信任。
“刘大爷,您家阳台这堆杂物得清一清,夏天干燥容易着火。”“王哥,电动车禁止上楼充电,我们小区九号楼下安装了充电桩,可以在充电桩充电。”“李先生,消防通道摆放的物品要收到家里。”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刘婉婷及时跟居民沟通,督促居民及时整改。不仅如此,她定期对小区外围超市、餐馆等20余家商铺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商户消防设施是否完善、消防标识是否齐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燃气电路是否无异常等进行全面排查。针对消防设施缺失损坏等情况,刘婉婷会第一时间上报隐患问题,联系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在过去一年里,她累计发现并协助整改安全隐患30余处,有效严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区治理的“暖心人”
用真诚化解邻里难题。在日常工作中,刘婉婷积极投身社区治理工作。“多亏了小刘,我们楼上楼下总算不吵架了。”居民们谈及刘婉婷,总爱提她化解邻里矛盾的事。3号楼的两户邻居因装修噪音闹了别扭,僵持了半个多月。婉婷了解情况后,分别倾听双方拆求,提出“错峰施工”的建议,并帮忙协调了周末静音作业的时间,成功让两家人握手言和。据统计,过去一年她成功调解邻里矛盾15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0%。
面对社区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婉婷思路新颖。她借助短视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线上问卷收集民意,共收集有效问卷60余份,为社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把“新方法”融入“老基层”,让社区治理充满青春活力。居民有矛盾,她主动调解;社区搞活动,她忙前忙后……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如同股股暖流,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入职一年,婉婷手机里存着562个居民的联系方式。有人问她:“天天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累吗?”她总是笑着晃晃手里的笔记本:“你看,这里记着李大爷家待清理的阳台杂物、王哥的电动车充电提醒、3号楼两户邻居的和解时间,还有张奶奶的养老认证、孩子们期待的社区活动,这都是日子里的甜啊。”
这个“00后”网格员用最朴素的行动证明:社区治理无需惊天动地,能把居民的柴米油盐放在心上,把邻里的喜怒哀乐扛在肩上,就是最动人的青春风采。在她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基层治理最本真的模样——它不在报表里,不在会议中,而在每一次上门的问候里,每一次问题解决后的笑容里,在与居民共赴烟火日常的每一步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