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9日电 今年以来,陇南市徽县聚焦“产业兴旺、创新开放、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和谐幸福”现代化新徽县建设,坚持守正创新,紧扣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着力构建“三三六”青泥说理体系,创新“2+N”说理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让文明新风在金徽大地蔚然成风。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进机关、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等各类“青泥说理”活动1800余场次,惠及群众12.6万余人次。
建强三支队伍 激活内生动力
采取“宣讲+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以“党员干部讲政策、身边榜样讲故事、基层群众讲变化”为核心内容,选拔组建了“理”润徽县、“话新风”小喇叭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建立了“乡贤能人话理、志愿者讲理、群众议理”协同机制。遴选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宣讲能力强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党员干部、一线员工、乡贤能人、百姓名嘴等,推动宣讲主体向多行业、多层次、跨领域转变,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让文明之花开遍金徽大地,好人好事蔚然成风。至目前,组建了宣讲团,聘任宣讲员210人,5人被聘为全市理论宣讲员。
抓住三个关键 提升说理质效
紧贴群众需求,抓住“通俗易懂的故事打动人、引人入胜的话语吸引人、贴近生活的故事启发人”这三个关键,分阶段召开选题策划及反馈会,建立讲稿审核更新机制,确保内容与时俱进。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开设“理”润徽县微宣讲专栏,刊播理论宣讲文章、视频27篇/条。“话新风”小喇叭移风易俗宣讲队已覆盖全县221个村(社区),宣讲队成员达到1200人。推出了《花田喜事》《阖家欢》《家风赞》《移风易俗“小行动”撬动文明新风尚》等20余部一系列易推广、受欢迎的文艺作品,用鲜活生动的解读,引发群众情感共鸣和理论认同。同时,围绕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菜单”,为群众送上“最懂我的理论”,全方位提升说理的质效。
创新六种形式 构建多元格局
依托“‘理’润徽县”“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城市驿站”“司机之家”“乡贤讲堂”“话新风”小喇叭六个载体,分众化、对象化、通俗化地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宣讲。创新打造“2+N”宣讲模式,通过1个身边榜样宣讲+讲述一段经历+N种表演形式(朗诵、快板、小品、情景剧、故事分享会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宣讲团成员围绕基层治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养成以及各个阶段重点工作,采取集中宣讲、送讲上门、漫谈交流等形式,着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多元格局。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固定说事日活动2053场次,线上线下说事6253件,已办理5989件,办结率95.7%。组织县内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助推乡村振兴活动10余场次。
同时,结合“一月一活动”安排计划,专题举办了徽县“文化为媒话新风·移风易俗润心田”主题征文暨演讲比赛,将征文获奖作品编印成书籍,作为宣传教材,并将演讲比赛获奖人员纳入全县“话新风”小喇叭移风易俗宣讲人才库,深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巡回展演,切实打通了新形势下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