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定西漳县“治水修渠” 擦亮乡村“新颜值”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5: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1日电 (李志斌 王彦博)在甘肃省漳县金钟镇西南部,坐落着一个以中药材种植为主要产业的村庄——大庄村。这片孕育着药材生机的土地上,却长期被一个难题困扰:生活用水无序排放、汛期排水不畅,冬季积水结冰更是给附近村民出行增添了困难。该问题不仅埋下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也让村庄“颜值”大打折扣。

  “我们大庄村的这几条路,尤其是拉麻中学门前的这条穿村而过的主干道,横穿我们村的4个社,中间低两边高,活像条‘排水沟’。每到雨季,泥水混着生活垃圾漫过路面,车一碾溅得行人满身泥。”漳县金钟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李爱文的话语中透露着些许的无奈。

  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金钟镇人大主席团反复研判,这件关乎群众幸福的民生实事,被列入金钟镇2025年“122民主实事工程”项目。

  彼时,全村5个自然社的道路两旁,掀起一场由群众全程参与的“治水修渠”行动,排水渠建设的宏伟蓝图,正顺着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群众民主议事的脉络快速推进。

  李爱文第一个在人大代表工作室挂出了“122民主实事工程”建议征集箱,短短几天就收到30多条意见建议。李爱文把这些建议摊在村委会的长桌上,驻村帮扶队成员和镇村干部们围着看,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就这样,大庄村修建排水渠的“草图”渐渐有了模样。

  如今,大庄村的排水渠成了乡亲们口中的“民心渠”。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公示栏前,总围着不少村民——项目总开支、盖板采购数量、群众满意度评分,每一项都写得明明白白,谁都能看得真切。这些排水渠不但连起了民心士气,更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感、可触。(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