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陇原万象> 正文内容
兰州红古:“四个突出”向“绿”蝶变 助推城市更新执笔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0:57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3日电 (马瑞琪)金秋时节走进红古区,随处跳动着擦亮城区颜值的强劲“脉搏”。从山川绿化到城区美化,从公园绿地建设到道路景观提升,从湿地治理到生态护岸,从采煤沉陷区治理到生态恢复……一幅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在红古区,一场以“城市更新”为主题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红古区以推进城市更新“四个突出”为重要抓手,注重城区品质提升与空间优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切实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红古。

  今年以来,红古区突出规范管理,坚持“马路办公”模式,严格落实“721”工作法,突出重点、紧盯重点区域,纵深推进市容秩序治理,营造了整洁、有序、舒适的人居环境。目前,平安路、中和路、电信路等重点部位线缆入地已完成183公里,规范提升门头牌匾187块,科学设置外摆经营点位13处,优化临停泊位41个,设身处地为人居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体检”,全力为群众营造更优质的生活家园。此外,联合开展“飞地”执法6次,整治“六乱”问题128个,切实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运行秩序,获得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清晨的风里裹着些热意,红古广场周边的绿化带已经传来了扫帚轻扫的沙沙声。穿荧光绿工服的“城市美容师”们蹲在灌木丛边,手拿捡拾夹,正一点点揪出藏在绿植丛里的各类“微小垃圾”:路人随手扔的烟头钻进灌木缝,风吹来的塑料袋挂在绿植枝上,宠物粪便偷偷“躲”在绿植底部……环创城服作为扎根红古的环卫“老伙计”,早就把这些“细节问题”装进了心里。红古区环创公司负责人说:“从8月初开始,我们启动了‘绿化带精细化清理专项行动’,目标就是把藏在‘绿裙子’里的‘小脏点’一个个‘揪出来’。”

  为持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成效,红古区突出环境治理,严格落实“五位一体”作业模式,城市更新过后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当前,全力打造“六净六无”城市主次干道9条,每日洗扫城区面积约406万平方米,这正是红古“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生动表达。

  随着垃圾分类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红古区按照“户定点投放、村集中收集、镇统一转运”的方式,每日全流程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并制定《红古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试行)》全闭环处置建筑垃圾,累计建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45个,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规范化,提升了民生温度。

  依托数字城管平台,红古区突出“数字赋能”,监测并高质效办理市容市貌类网民留言和投诉案件657件,加快打造信息集成共享、指挥统一高效“城市大脑”,全面提升了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谋划推进红古区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项目,实现地下管线工程全生命周期管护。

  近年来,城市“体检”紧盯市政设施运行薄弱部位是红古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抓手。目前,红古区突出“精致建设”,覆盖地下管网清淤5.6公里,优化道路照明设施233盏,已成为红古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标要素。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在助力城市更新建设的同时,红古区精心开展城市微空间改造,打造口袋公园2个、新增城市绿地30亩,布置2890组花箱栽植花卉7万株,建成运行海石湾体育公园,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全面深入推动城市更新执笔新篇章。(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