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4日电 (史静静)“从治病的中药材到餐桌上的橄榄油,标准都在悄悄守护生活品质。”10月14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在兰州举办现场宣传活动,工作人员一边发放资料一边讲解,让市民真切感受到标准化的魅力。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标准化工作多点突破,为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力。
标准稳链强根基,国际国内齐发力。上半年完成19家省级标委会评估,新成立新材料、生物医药等2个标委会,换届整合畜牧业等2个标委会,筹建卫生健康、人工智能与算力技术等5个标委会,推动中医药、果树果品标委会重组,产业链标准支撑体系持续完善。关键领域标准研制成果丰硕: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2项ISO国际标准发布,兰州泰基公司牵头的医用轻离子治疗系统国家标准获批立项。针对陇南橄榄油产业难题,组织多单位专家研究并提出国标修订建议,为绵羊乳建标推动《生乳》国标修改,“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技术赋能”的联动机制加速形成。
体系优化增活力,多元供给提效能。甘肃提前谋划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完善五年改革实施规划,筑牢改革基础。上半年下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59项,发布的29项省级地方标准中农业领域占比达40,1717家企业上报2656项标准覆盖3451种产品,55家社会团体累计发布团体标准251项,多元标准体系逐步成熟。
标准落地见实效,试点评估促提升。开展“标准化+”行动,推荐10项项目申报国家级试点,验收13项期满试点,新获批4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创新开展文物保护、河流健康评价两类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形成适配甘肃的评估方法。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推动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等举措,提升企业标准质量。同时完成1387项地方标准复审,组织13场强制性国标宣贯,16家单位申报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点,标准实施效能持续增强。
管理升级夯基础,市县联动扩覆盖。优化省级地方标准信息系统,新批准平凉市开展市级地方标准制定,目前全省已有兰州、酒泉等6个市获得授权,市县标准化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