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7日电 进入秋季以来,兰州高新区锚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核心目标,针对区域大气污染防控关键环节,在城市道路保洁、施工现场抑尘、渣土运输管控等重点领域实施靶向治理,以“绣花功夫”织密污染防控网络,为辖区群众守护“兰州蓝”底色。
精细化保洁构建全域降尘屏障
针对秋季干燥多风、扬尘易扩散的气候特征,高新执法分局统筹环卫力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域保洁体系。道路清扫保洁以吸尘作业为核心,湿扫、喷雾作业为辅助,结合天气动态、空气湿度及空气质量指标灵活调整作业频次,重点强化607#路、雁南路、雁滩路等主次干道,同步深化绿化带、排水口周边落叶与杂物清理。同时,聚焦市场、商超、学校等重点区域,推进人行道、树坑及公交站周边一体化保洁,全面保障路面洁净与通行顺畅。
在垃圾清运环节,针对学校、商超、写字楼周边路段及餐饮区、居民区等关键区域,采用“定点值守+动态补运”联动模式,杜绝大量垃圾满溢滞留,严格落实“日产日清、即满即运”标准。全程实行密闭化运输,有效防范撒漏及雨水冲刷引发的二次污染,切实筑牢城市环境卫生防线。
全链条严控施工与渣土运输扬尘
为提升拆迁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效能,执法人员深入一线,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向施工方解读扬尘污染防治的法定责任与违规后果,明确其需严格遵循“六个百分百”管控标准。重点强调施工围挡规范设置、裸露土地全覆盖、出入口车辆冲洗设施配齐及规范使用,并对拆迁渣土堆放、洒水降尘频次、建筑垃圾清运等要求逐一细化,确保施工方从思想认识到实操执行全面落实扬尘防治责任。
围绕建筑垃圾“出土—运输—消纳”全链条,执法人员强化闭环管理。在重点路段设卡核查,查验渣土运输车辆准运手续、密闭覆盖状况及清洗保洁质量,严厉打击带泥上路、抛撒滴漏、违规倾倒等行为。对标识不清、车身不洁、密闭不严的运输车辆,当场责令停运整改。
此外,通过加密工地日常巡查频次、充实夜间巡查力量,严防施工单位夜间偷排渣土、违规施工。同时督促施工方落实出入口车辆冲洗责任,确保车身洁净方可出入,从源头制止渣土车辆违法违规问题,降低工地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近期行动中,累计检查运输车辆200余辆次,整改违规车辆15辆,渣土运输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兰州高新区执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服务+执法+监管”工作模式,结合秋季污染防控特点动态调整治理举措,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以更精准的施策、更有力的行动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环境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