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1日电(刘建军)巍巍鸡峰山下,陇南市成县成州大道如巨龙蜿蜒,以双向六车道的宽阔姿态贯通县城东西,将陇南机场、十天高速、天陇铁路成县站等交通枢纽紧密串联,日均2.3万车流量的澎湃气势,彻底改写了千年古县的“城南旧事”,开启“通衢新篇”。这条承载城市发展脉动的“经济动脉”,不仅是成县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更以“三年工期两年竣工”的攻坚速度,诠释着“成县模式”的强大力量。
规划破局:从“肠梗阻”到发展轴
成州大道的诞生源于一场城市发展的破局之战。穿城而过的省道S205曾因车流量远超设计容量,成为每日上下学高峰的“肠梗阻”,不仅带来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更制约了城市空间拓展。2021年,成县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为纲领,创新提出“一轴两翼五片区”发展思路,将成州大道定位为城市核心发展轴线。
规划团队徒步踏勘8.3公里路段,从路口设计到公厕布局逐一推敲,最终确定双向六车道、时速60公里的“黄金方案”,并融入生态护坡、红豆杉景观带等创新元素,打造集交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道。青泥河大桥的设计尤为亮眼:259米长的连续箱梁斜拉桥采用A形主塔结构,通过BIM建模实现毫米级应力监测,成为成县新地标。
征迁攻坚:拆掉“心墙”赢民心
作为项目先导工程,征迁涉及两镇六村1519户、5万余平方米房屋,堪称“天下第一难”。城关镇、抛沙镇组建专班,以“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则推进工作,通过“早碰头、晚总结”动态调整策略,累计60余次上门沟通,最终化解190余起矛盾纠纷,实现“零梗阻”征迁。
“最难的不是拆房,而是拆心墙。”原抛沙镇党委副书记王旭强回忆说,工作人员用真诚打动群众: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调解家庭矛盾,甚至自掏腰包垫付过渡安置费。这种“将心比心”的工作法,让征迁进度远超预期,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奇迹:速度与质量的双重跨越
面对地质复杂、管线迁改等难题,施工团队采用“分段突击、昼夜轮班”模式,高峰时投入千余名工人、百余台设备同步作业。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桥梁应力,路基压实度严格控制在97%以上,沥青摊铺温度误差不超过5℃,实现“速度与质量双优”。
2023年4月全面开工,2025年4月试通行,这条全长9.5公里的大道提前一年竣工,刷新成县基建纪录。项目不仅打通交通瓶颈,更通过“资源循环战”降低成本——利用天陇铁路弃渣废料填筑路基,节省土方调配费用6200万元。
发展引擎:激活全域发展新动能
成州大道的贯通,彻底改变了成县的经济地理格局。它分流了省道S205线60%的车流,城区拥堵指数下降80%,每天减少绕行车辆7000余辆,每年为市民节省燃油费超300万元。沿线产业带迅速崛起:总投资2.45亿元的甘肃翼成鸿运玻璃制造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核桃仓储加工中心、风味食品加工项目加速推进,形成“通道型”经济走廊。
这条大道更重塑了市民生活图景:15分钟生活圈覆盖医院、学校、公园,城郊农田与城区市场的距离缩短至“一脚油门”。抛沙镇乐楼村村民贾所兵感叹:“产业路修到地头,农机直接下地,家门口就能打工。”据统计,项目带动300余名农民转型为技术工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未来图景:从通衢大道到城市动脉
如今的成州大道,不仅是交通干线,更是城市发展的“生长轴”。道路两侧预留的产业用地与生态空间,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落户;青泥河沿岸的生态护坡与景观带,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随着天陇铁路建成通车,这条大道将进一步串联起“铁公机”立体交通网,为成县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提供强力支撑。
“大道通衢启新程。”这条凝结着成县人民智慧与汗水的发展动脉,不仅架起了城乡融合的桥梁,更打通了高质量发展的任督二脉。站在青泥河大桥远眺,车流如织与绿意盎然交相辉映,千年古县正沿着这条现代化大道,阔步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