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交通大学实践团走进武威:探寻治沙精神 共筑绿色梦想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16:10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9日电 (温家依)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兰州交通大学数理学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兴隆村种林公益基地和古浪县八步林沙场,开展了一场治沙精神探访活动,旨在从治沙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五天的实践中,实践团深入民勤县,成员们投身基地建设,浇灌新苗为戈壁添绿,聆听治沙人坚守故事,用镜头记录奋斗足迹。在治沙纪念馆与产业基地间,感受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交织的治沙力量,同时采访了团十九大代表仲麟、“时代楷模”郭玺,梳理新时代治沙创新实践。

  此外,实践团化身“绿色带货官”,创新助农形式,借助抖音账号开启“三下乡”专场直播,热情推介当地蜜瓜,助力民勤特产走出沙海,单场直播收获900余名观众在线参与,1600余单蜜瓜订单的成交量。

  之后,实践团辗转至古浪县,参观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并实地走访治沙楷模,深入学习几代人治沙造林的感人事迹,“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治沙精神成为激励青年接续奋斗的精神丰碑。

  在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秉持学习交流态度,还积极与重庆移通学院等高校实践团队沟通,围绕治沙和助农等问题,分享调研经验、问题及解决方案,碰撞出创新思路,为推动相关工作汇聚青年智慧。

  从田埂到展馆、从荒漠到绿洲,实践团成员们读懂了治沙人用岁月书写的坚守,让“生态守护”从宏大理念化作躬身力行的实践。在这场青春与土地的深度对话中,实践团成员们当认识到“生态保护”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化作掌心温度、额角汗水,成为铭刻在青年心间的责任担当。(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