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中国石油长庆采油十二厂生态蝶变:油井隐于绿 站点嵌于林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16:51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9日电 (王永辉 赵鹏) 金秋时节,走进位于甘肃庆阳地区的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生产区域,随处可见油井在青山中挺立,站点在绿水中环绕,车辆在林阴间穿梭……一个个美景绘就了黄土塬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绿色画卷,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为石油行业“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写下的生动注脚。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页岩油扇形井网采油平台—合H9平台。采油十二厂党委宣传部供图

  护绿:以技术创新为笔,重绘生态底色

  “既要做国家能源的开发者,又要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绿水青山的再造者。”采油十二厂党政领导统一思想行动,带领全厂干部员工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护绿不是简单的生态优先放弃开发,而是将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赋能。采油十二厂积极推广大井丛、立体式、集约化、橇装化等高效开发模式,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扰动。在合H9平台,扇形井网布井24口,动用地下储量1040万吨,占地面积39亩,仅占传统布井方式的十分之一,在“减”与“增”中获得了更大“红利”。在庄205井场,20台抽油机共享一座智能化控制平台,地面设施减少40%。

  不仅如此,该厂以“科技兴”引领“开发绿”,攻关多种方式不同类型的水平井技术,建成了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整体水平井开发示范区,占井数四分之一的水平井贡献了全厂二分之一的产量,用绿色动能构建了“开采与保护”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同时通过系统治理,33口油水井、73座井场、144座场站主动退出,卸下“油装”换“绿装”,用220亩植被和5400株乔木写下了石油人的绿色担当。

图为采油十二厂井景相融。采油十二厂党委宣传部供图

  扩绿:以系统保护为先,厚植生态文明

  走进板桥作业区的大小井站,井场周边的空地上油松与紫花苜蓿错落分布,绿色成为主题。“我们的目标是无井不绿、无站不美、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板桥作业区经理刘金介绍说。

  近年来,采油十二厂将生态文明纳入油田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井位选址到站库设计、再到绿化美化,每个环节都融入生态考量。在站库植树种草,栽花育木,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最大限度恢复“原生态”植被。在生活基地和工作场所建设“小绿地”“小绿带”,三季呈现“出门见绿色、推窗闻花香”。在井组和井场围墙、坡沿、山边、空地栽种爬山虎、绿藤等易活植被,既增添绿色美化井场,又保持水土不流失。近五年种植油松、国槐等树木38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300亩,建成碳汇林、生态林1500亩,实施场站绿化300余座,油区可绿化率达到97%以上,水土流失率下降60%。

  在推行“一站域一景观”的同时,坚持开展“文明生产,绿美环境”“我为碳中和种棵树”等一些列“绿色行动”,让每一寸土壤都充满绿意、焕发生机。

图为采油十二厂举行“文明生产,绿美环境”主题实践活动。采油十二厂党委宣传部供图

  兴绿:以循环经济为要,获取生态红利

  发展是硬道理,保护是硬政绩。采油十二厂不断探索如何“靠山吃山”而又不破坏绿水青山?如何让生态保护变成油田发展的“绿色银行”?

  自油田开发建设之日起,采油十二厂坚持井口密闭生产、站点密闭输送、管网配套建设,先后建成伴生气处理装置13套,年回收处理能力1.7亿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万吨,新增产值超过4亿元。

  水资源短缺是陇东地区的“老大难”,采油十二厂建成采出水回注系统,将每年550万方采出水100%回注地下,既解决了当地水资源稀缺难题,又少打水源井150口以上,节约成本7000多万元。“每天回注采出水节约的1.5万方清洁水,可满足一个百万人口城市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水。”工艺所负责人介绍说。

建一个油田,美一方山川。图为采油十二厂站点。采油十二厂党委宣传部供图

  在“兴绿”路上,采油十二厂不断探索新路径,178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年生产绿电3150万度;电驱钻井、零碳采油等技术全面推广,钻井泥浆循环利用、零污染修井从概念变成现实;员工自发成立“绿动”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兴绿”技术创新、垃圾分类等活动,将生态环保融入日常。

  从“黑色能源”到“绿色家园”,采油十二厂用“石油红”守护“国土绿”。正如厂长王琨所说,守护绿水青山,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责任者,更是石油人对国家、对子孙后代的承诺。(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