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校长名师面对面 | 兰州十一中“五级”师资培育与多元德育共筑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09:5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0日电 (张瀚之 杨娜 路晓瑛)近日,由兰州市教育局和中新社甘肃分社联合主办的“校长名师面对面”访谈活动走进兰州市第十一中学,就集团化办学、师资培育、多元德育共筑育人生态等内容进行交流分享。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自1956年建校以来,2013年成立南校区、2015年建立新区分校,2016年正式组建教育集团,再到2024年实现内涵式规模扩大,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顶层设计:以科学规划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清晰的顶层设计。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校长田浩接受采访表示,学校制定“12273”发展行动规划,在“融合达成”核心文化理念引领下,构建“1核5融1模6维”融达课程体系。统筹规划三类课程实施,通过融聚筑基、融合拓展、融通探究、融动实践、融达创新的多元课程,全面覆盖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科学教育、公民教育、劳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成长阶梯。

  田浩还说,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集团创新构建“361”互助合作课堂模式,以聚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拓展训练三大核心环节,通过六大实践路径实现课堂知识结构化、思维可视化、教学情境化、测试多元化、作业分层化与评价多元化,让课堂焕发新活力,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德育工作中,“12366”德育体系以“德育为首、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要、劳育为荣”为核心育人导向,紧扣2022版新课标,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践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近日,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举行2025年“青蓝工程”拜师结对仪式。张瀚之 摄

  师资建设:搭建“五级”培养体系激活教师成长动能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副校长、新区分校执行校长张天宁表示,学校打造“五级”教师培训机制,为不同阶段教师量身定制成长路径:针对青年教师实施“助基行动”,助力其快速站稳讲台;开展“校级骨干培育行动”,培养校内教学中坚;推动“市域名师冲刺行动”,助力教师跻身区域名师行列;实施“金城名师锻造行动”与“陇原名师攀登行动”,为教师搭建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同时,集团构建“1核5层16维”教研体系,推行“三研三精”教研流程,不断提升教研实效。为拓宽教师视野,集团与江南无锡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在师资培训、学生研训、课程研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图为兰州十一中与无锡江南中学跨校交流。(资料图)兰州十一中供图

  2024-2025年,集团累计派出800余名学生、三四十人次教师赴无锡交流学习,尤其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双方在工程与探究学科教学上的合作成果显著,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力。

  在名师辐射与培育方面,集团依托甘肃省新时代陇原名师工作室、兰州市金城名师工作室,创新推出“1+3+N”培养模式。“1”即“让每位老师成就最好的自己”的核心理念;“3”涵盖三个辐射层面——学校层面,领衔名师每周授课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市级层面每学期开展“金城名师大讲堂”,省级层面每学年举办“陇原名师大讲堂”;“N”则通过特级教师送教下乡、名师大讲堂等活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带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图为2025秋季开学典礼。(资料图)兰州十一中供图

  学生培养:聚焦习惯、方法与规划,破解成长难题

  “小学重习惯、初中重方法、高中重规划”,这是集团金城名班主任、八年级部主任韩小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育人经验。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疾风暴雨期”、逆反情绪明显、自控力不足等特点,集团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法治第一课、校史与学校文化、国防教育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新学期伊始,韩小梅建议学生尽快投入学习状态,收心专注听课,高效学习,及时巩固知识,合理规划时间,不断提升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们立足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七年级级部主任、英语教师岳辉拥有25年教学经验,他强调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建议起始年级学生每天坚持15-20分钟朗读以培养语感;针对单词记忆难题,他推行“音节自然拼读法”,将长单词拆解成音节帮助学生高效记忆;同时,他主张在课堂创设语境,减轻学生抄写负担,鼓励内向学生开口说英语,让英语学习更轻松高效。

图为校园艺术节。(资料图) 兰州十一中供图

  思政育人:以文化为根,让德育融入课堂与生活

  “文化根脉处,育得栋梁材”,集团首席名师张丽娟深耕初中语文课堂思政教学,探索出文本解构、情境实践、问题联结三大策略,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深度融合。

  在文本解构方面,她以《论语》教学为例,开展“孔子的朋友圈”活动,让学生以弟子视角书写文本场景,在解构文言文中领悟“仁德”“孝悌”等传统道德;情境实践中,她结合清明祭扫活动,组织学生撰写“致先烈的信”,实现从“写”到“行”的德育闭环;问题联结策略则将“和而不同”等传统智慧与校园生活结合,引导学生用传统智慧解决成长困惑,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图为劳动教育,铲冰除雪。(资料图)兰州十一中供图

  集团丰富的德育活动也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八年级学生陈琦雅说,每周一的国旗下演讲、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让她和同学们在实践中理解责任心与爱心。八年级学生雷知宇则表示,研学活动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体育节与艺术节锤炼了意志,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此外,集团围绕学生兴趣特长与素养发展需求,精心打造32个特色社团(如围棋社、足球社、书法社等),形成覆盖“人文素养、体育竞技、艺术审美、科创实践”的多元社团矩阵。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全方位满足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石济鸣通过参与书法社团,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人智慧。

图为第四届校园科技节。(资料图)兰州十一中供图

  从课程建设到课堂改革,从师资培育到学生成长,从思政引领到实践育人,从育人观念转变到AI赋能教育教学,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不断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