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兰州高新区:力推产业发力,更重服务赋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1:3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0日电 (刘延新)近日,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调研了兰州高新区多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兰州高新区围绕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首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高端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去年在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较上年晋升3个位次,排名第53位,正在加速迈向国家高新区50强。

2025年8月22日至23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暨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在广州举办,兰州高新区共有9家企业荣登榜单。(资料图)兰州高新区供图

  作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唯一代表性园区,兰州高新区集聚相关企业210家,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4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发展获科技部、工信部充分肯定,在全国206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中排名第49位,连续两年跻身50强。

  兰州高新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一是得益于这些年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持续发力。同时,兰州高新区强调对企业“店小二”式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支持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张晓强调研了其生物科研团队在重组胶原蛋白、重组A型肉毒素等医美领域取得的产业化成果,勉励企业瞄准医美前沿科技,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推出更多创新产品、特色产品。

9月9日,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实验人员使用专业高压均质机进行关键步骤操作。李未鹏 摄

  该所所长常青称,兰州高新区管委会安排建设局上门为研究所企业兰州恒力生物生产线建设助力,指导解决企业研发实验室验收中的问题。目前,研究所正加快推进与华润集团的合作进程,推进相关项目产业化进程。

  今年6月,甘肃省科技厅联合甘肃省委统战部、省工信厅等六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支持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七大重点方向、十八条具体支持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向中高端迈进。

  在产业发展上,去年以来兰州高新区新引进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62.9亿元,其中华帆生物、兰津灵医疗器械、中国羊胎素产业基地等9个项目基本建成。

  兰州名德药业当下研发的藏系绵羊动物源胶原蛋白研究项目被纳入上述政策支持范围,从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均享受全链条赋能。

  名德药业董事长陈伟说,在工厂建设时期资金紧张,兰州高新区主要领导协调银行信用贷款500万元,及时解决了施工进度问题。老百姓集团中药事业部考察合作时遇到政策法规问题,兰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带队拜访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推进。

  兰州兰津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开展智能负压系统、微创介入导管、胃肠营养支持及健康养老等多个新产品领域的研发工作,近期成功开发出智能压力监测系统,完成微导管挤出关键工艺试验,并创新推出了胃肠营养支持新技术。

  该公司总经理刘涛表示,兰州高新区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精细化服务支持,包括在2024年协调挂牌定连园区工业用地,保障了企业二期扩展需求。同时在审批环节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压缩了近三分之一的流程时限,使公司成功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高新速度”。

  目前,兰州高新区正在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8月22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隐形独角兽500强大会上,兰州高新区创下了历史性突破:有9家企业荣登榜单,其中6家企业获评隐形独角兽,3家获评种子独角兽,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从事生物医药领域。(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