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宕昌:小药苗“育”出大产业 反季节技术重塑道地药材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0:07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1日电(刘国庆)金秋九月,药材飘香。9月8日上午,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主办、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组织的“当归反季节设施单体苗移栽技术观摩会”在宕昌县木耳梁示范基地召开。来自岷县科技局、农技中心、宕昌县科技局及相关乡镇农业技术负责人共30余人参与活动,共同考察这一有望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的创新技术。

  观摩会伊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蔡子平就当归设施单体育苗技术的研发背景、核心突破与推广成效作了系统汇报。他指出,作为甘肃省重要道地药材,当归产业长期以来受制于“早期抽薹率高”与“机械化移栽难”两大瓶颈,严重影响其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团队以植物春化机制为理论依据,经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当归设施单体育苗及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三大创新:一是推行种子丸粒化精量播种,显著提高播种准确性与出苗整齐度;二是首创单体育苗方式,突破机械化移栽难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三是通过反季节育苗有效调控春化进程,将早期抽薹率从传统30%–50%降至5%以下,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30多位周边县区农业技术负责人在宕昌县木耳梁示范基地观摩。刘国庆 摄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集成创新了“设施反季节单体育苗”与“单体苗起垄覆防草布移栽”两种高效种植模式,初步实现农机农艺融合,为当归绿色、轻简化生产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与会代表深入田间,实地查看当归苗情。只见药苗行列整齐、苗壮叶绿,田间管理规范有序。现场抽样检测显示,早期抽薹率低于1%,显著优于常规种植,苗情长势获得一致好评。

  现场交流环节,各方代表深入田间实地查看苗情,并围绕技术细节、推广可行性、成本效益等展开热烈讨论。宕昌县药材中心负责人表示:“这项技术真正解决了我们多年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尤其在抑制抽薹和机械移栽方面表现突出,对宕昌县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大意义。”岷县农技中心代表也认为,该项成果跨区域适用性强,有望在岷县—宕昌乃至全省当归主产区推广应用。宕昌县某乡镇负责人更是直言:“对我们乡镇来说,劳力短缺和抽薹高发是药农最头疼的事。今天看到这个示范效果,非常振奋!这项技术接地气、实用性强,真正让药农看得到希望、算得清收益。”

药材种植基地。刘国庆 摄

  蔡子平在总结中介绍说:该技术体系理论扎实、实用性强,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响应产业需求、彰显科研引领的重要成果。尤其在宕昌等产业基础良好的地区,加快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将助力中药材生产向轻简标准化、规模机械化转型,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此次观摩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技术推广的现场动员。它彰显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中药材科技攻关上的引领地位,也为陇南地区乃至全省当归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可以预期,随着“当归设施单体育苗技术”的逐步推广,甘肃省中药材现代化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机遇,宕昌县也有望凭借此项技术示范,进一步巩固其在西北中药材产区中的核心地位。(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