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2日电 “真没想到建议这么快就落地!”手持农村电网改造建议的答复文件,张掖市人大代表田福有难掩激动;另一边,邓文成代表收到的城市环卫支持建议答复,也让他连连称赞“群众都满意”。从农村电网改造到小区停车难题,从牧区通电项目到自来水管网维修,张掖市一桩桩民生诉求,正通过“百名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直达快递”这张特殊“快递单”,快速抵达决策层,化作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今年年初,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出“百名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直达快递制度”,破解了闭会期间代表民意传递渠道单一、建议办理链条长的难题。“代表能直接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送到决策层。”制度设计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生说。为让制度落地,市人大还制定了专属工作流程:代表通过邮箱、钉钉、微信等渠道提交信息,专人接收后经各专委会研判,再由代工委统一编号报送市委、市政府。
人大代表崔燕婷对此深有体会。今年3月,她发现甘州区街道绿化带枯死树木未及时更换,通过“直达快递”反映后,第三天就接到甘州区政府电话,不仅详细核实情况,还邀请她参与现场调研、共商解决方案。截至8月,代表们已通过该渠道传递社情民意43件,每一件都连着民心。
市人大代表邵艳云曾接到居民反映:金象大厦什字、南二环路什字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早晚高峰常拥堵。她实地查看后提交优化建议,很快收到市交警支队答复——不仅采纳建议,还全面排查城区交通设施,优化信号灯配时,如今这两个路口拥堵现象大幅减少。
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也被人大代表李冬玲看在眼里。她提交的“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建议,推动市政府将其列入民生实事,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目前张掖已建成充电站94座、充电桩1840个,配备充电枪2211把,城乡充电服务网络基本成型,“充电难”问题显著缓解。
民意既要传得快,更要办得实。收到首批社情民意后,张掖市政府迅速出台《市人大代表社情民意意见建议办理机制》,搭建起“接受—分解—交办—办理—督办—答复—报告”的全链条闭环体系。“承办单位需在3个月内办结,我们会跟踪督办,还会随机抽查办理情况。”张掖市政府办公室政务督查二科科长温晓介绍说。
机制还明确“三级负责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要求办前研定目标、办中面商代表、办后及时答复。截至8月底,前两批32件社情民意全部办结答复,办结率、答复率、代表满意度均达100%。更可喜的是,部分办理还推动了制度完善——张掖市农业农村局办理制种企业相关建议时,修订制种基地配置办法、出台地企合作措施;市住建局针对物业监管建议,完善维修金管理和物业管理办法。
“过去怕反映问题石沉大海,现在有了‘直达快递’,履职更有底气!”人大代表汪娜的话道出众多代表心声。她曾建议为老旧小区装路灯,县住建局很快带队调研,不仅落实建议,还改造8个老旧小区、更换增补路灯306盏。如今,“群众—代表—政府—群众”的良性互动已然形成,代表调研更深入、建言更踊跃,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持续高涨。
一张张“民意快递单”,传递民心、凝聚共识、推动发展。张掖市人大与政府协同创新,让民意收集“最初一公里”与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无缝衔接。“下一步,我们会持续用好这一机制,让更多基层‘金点子’变成民生‘实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张掖篇章注入民意力量。”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