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金昌新先事 | 金川区跨区联动搭建劳务协作平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5日 08:30  
来源:金川发布
分享到:

  “人力活水”从哪里来?金川区以跨区联动搭建劳务协作平台来破题~

  2025年8月以来,金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企业“招工难”痛点,主动打破地域壁垒,联动定西市漳县、天水市秦安县、平凉市崆峒区及临夏州和政县、临夏县等多地,通过“精准化招聘、长效化合作、数字化赋能”三维发力,构建起覆盖 “岗位供给——人才匹配——服务保障” 的东西部劳务协作体系,推动区域人力资源高效流动,为金川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力活水”。

  创新招聘模式 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提前做足‘功课’,才能让岗位找到对的人。”金川区人社局劳务协作专项工作组负责人表示。为避免招聘 “大水漫灌”,工作组在行动前开展 “双向调研”,一方面深入摸排辖区75家重点企业,梳理出涵盖新能源、高端化工、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岗、普通操作岗等多元岗位需求,明确岗位薪资、技能要求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赴协作县区实地走访,摸清当地劳动力技能分布、就业意向,建立“企业需求清单”与“劳动力供给清单”,为精准匹配打下基础。

  8月27日,定西市漳县专场招聘会现场,金川区企业招聘代表主动上前,向求职者详细讲解岗位细节 —— 从新能源电站运维岗的日常工作流程,到农产品电商运营岗的晋升空间,逐一解答疑问。更具针对性的是,招聘会将服务延伸至当地“育婴员” 技能培训现场,工作人员带着适配岗位信息走进课堂,向学员推介金川区家政服务企业的高薪岗位,让刚掌握技能的劳动者第一时间对接就业机会。

  “没想到培训刚结束,就有合适的岗位找上门,薪资比本地高不少,还能享受住宿补贴。”学员王女士当场留下联系方式,表达求职意向。这种“技能培训在哪,岗位推介就跟到哪”的模式,让技能与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招聘成功率。

  签约共建 织密劳务协作“保障网络”

  “单次招聘只能解燃眉之急,长效机制才能破解‘招工难’顽疾。”基于这一考量,金川区人社局在实地招聘的同时,与5个协作县区人社部门及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逐一签订《东西部劳务合作协议》,构建起“信息共享、定向输送、服务跟进” 的全链条合作体系。

  针对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金川区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推出“岗位需求直通车” 机制,学院定期梳理机电、化工等优势专业毕业生信息,形成包含技能等级、实践经历、求职方向的“人才档案”,定向推送至金川区企业。企业则通过“金昌就业”小程序发布“平凉专属岗位”,精准匹配毕业生技能,实现“校园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以前招技术岗要跑遍多所院校,现在通过‘直通车’,能直接对接适配毕业生,省时又省力。”金川区某新能源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感慨道。

  此外,双方以当地就业驿站为“节点”,打造“岗位信息中转站”,金川区企业每月更新用工需求,由就业驿站第一时间通过村社公告、微信群等渠道精准推送。就业驿站则收集当地劳动者求职意向,反馈给金川区人社局,形成“需求实时响应、岗位动态匹配” 的闭环。这一机制有效打破地域与信息壁垒,让协作县区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了解金昌优质岗位,也让企业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输送渠道。

  “线上+ 线下” 融合 拓宽就业服务“覆盖面”

  在平凉市第三届创业成果展示暨就业岗位推荐会现场,金川区“企业方阵 + 数字平台”的特色展区格外热闹。10家来自新能源、高端化工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组成“送岗天团”,带来 230余个“量身定制”岗位 ,有月薪超8000元的新能源电站运维技术岗,也有适合年轻人的农产品电商运营专项岗,岗位平均薪资较平凉同类技术岗高出18%,吸引众多求职者驻足咨询。

  “扫码就能查岗位、填简历,还能看就业补贴政策,太方便了!” 毕业生小李手持 “金昌就业”小程序宣传册,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简历投递。展区内设置的“金昌就业”小程序体验区,成为求职者与企业“隔空对接”的桥梁。通过小程序,求职者可随时查询岗位更新、跟踪简历进度,还能一键了解金川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企业则能实时接收简历、筛选候选人,实现“线上沟通、线下签约”的高效招聘流程。

  据统计,活动现场累计接待咨询200余人次,22人通过小程序即时投递简历,其中15人进入面试环节。“数字平台让招聘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即使招聘会结束,求职者也能持续对接岗位,真正实现‘一次扫码,长期服务’。”金川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系列劳务协作活动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专项工作组累计接受求职咨询1800余人次,600余名求职者与金川区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为企业填补了技术、运营等岗位缺口。更重要的是,通过《东西部劳务合作协议》的签订与“岗位需求直通车”“就业驿站中转站”等机制的落地,金川区为企业搭建起稳定的“人才输送通道”,也为协作县区劳动者提供了薪资更高、发展更好的就业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各地的劳务协作,一方面拓展‘数字招聘’服务,让更多优质岗位触达求职者。另一方面完善后续服务,为来金就业人员提供住宿安置、技能提升等‘一站式’保障,让企业招得进人、留得住人。”金川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跨越区域的劳务协作实践,不仅破解了企业“招工难”困境,更书写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记者:孙燕燕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