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5日电 (卢昕)在托起中国航天梦的东风航天城,有一支特殊的金融队伍——工行东风场区分行营业室。自1958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7169部队随军银行诞生以来,他们扎根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赓续“扁担银行”红色基因,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胡杨精神”,67年如一日为航天事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为大漠中助力航天逐梦的坚实力量。
这支队伍汇聚着多样的奉献者:有“雄赳赳气昂昂”的入朝老党员,有传承使命的“航二代”,更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军嫂群体。营业室38名干部职工中,16名是军嫂。军嫂李倩曾是北京外企职员,为追随“航三代”爱人,毅然放弃都市生活扎根戈壁,如今已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工作中找到了强烈的归属感;军嫂陈华初到航天城时曾因荒漠的孤寂迷茫,但很快在风沙与星空间找到方向,将航天事业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由于航天试验任务繁重,军嫂们常与丈夫聚少离多,却始终以柔肩担重任,把对家庭的坚守融入金融服务,成为红色金融血脉的赓续者。
从“地窝子里办公、挑着扁担服务”的初创时期,到如今融入航天元素的现代化营业网点,工行东风场区分行营业室的服务初心始终未改。营业室以太空蓝为主色调,大厅内摆放着返回舱、推进舱、轨道舱三舱模型及月球车模型,处处彰显支持航天事业的坚定信念。多年来,他们克服极端环境与艰苦条件,全力保障航天资金需求:20世纪90年代,为从900公里外的兰州提款,员工需辗转火车、军用专列,一周内往返近两千公里,顶着25公斤重的钞箱毫无怨言;原营业室主任、“航二代”安成章曾带队冒着沙尘暴,在颠簸沙石路上赶赴230公里外的酒泉提款,被困4小时仍坚守使命;新时代,青年骨干外拓服务团队常深入参试一线,2019年一个周末,他们赴35公里外点号上门服务时突遇八级沙尘暴,待风沙散尽便继续前行,延续着“一切为航天、全力保成功”的承诺。
在服务航天的同时,工行东风场区分行营业室更以温暖服务传递金融温度。“好军嫂工作室”的军嫂王小芳,常年将全身瘫痪的客户奶奶视为亲人,逢年过节上门看望;2023年6月,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资金收付管理中心第四结算室应急演练,他们组建应急小组,随部队赴西藏阿里地区,在高原克服头晕、饮食不便等困难,15天内行程近5000公里,以移动银行车保障资金需求,圆满完成任务。此外,他们还打造“东风铸梦,星耀航天”特色服务文化,深入部队开展反诈宣传,组织“八一”联谊与军属主题沙龙,收获“工至诚情系航天、行致远助力神舟”的锦旗赞誉。
如今,工行东风场区分行营业室已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最佳社会责任特殊贡献奖”、工总行“军队金融服务卓越奖”等多项殊荣。未来,他们将继续落实“党建引领,服务部队,打造特色”发展战略,乘着航天强国建设的东风,在大漠戈壁中续写金融护航航天梦的新篇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