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油”不得失 硬核筑牢秋汛安全堤坝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1:5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6日电 (李雅林)金秋时节的陇东油区,抽油机的轰鸣声与防汛应急的脚步声交织成特殊的“交响曲”,生产一线处处涌动着“安全为先”的上产热潮。针对秋汛与生产黄金期的叠加挑战,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从特殊作业管控、设备运维、应急响应、承包商管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硬招实招,让安全生产“防护网”越织越密,为油气生产平稳运行筑牢坚实屏障。

  优化QHSE委员会组织架构,构建“上级督查+厂级检查+基层自查”三级联动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通过“全方位排查、清单化管理、严标准整改”的闭环管控模式,有序组织吊装作业专项检查、隐蔽工程安全隐患排查、防洪防汛专项排查、承包商施工作业、生产保护设施专项整治等系列专业检查,建立动态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各类风险受控。在环保隐患治理方面,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持续开展井控及停产井、硫化氢场站、重大危险源、管道治理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消除遗留问题,持续提升重点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工作人员加强巡检。李雅林 摄

  针对井下、吊装、动火等作业风险集中的特点,创新推出“四化两清单”管理模式,施工作业“项目化”分类、防范措施“表单化”明确、过程“可视化”监管、管理“信息化”核验,万余起特殊作业实现“零事故”管控。吊装作业是安全管控的“重头戏”,厂部专门制定“十不吊”负面清单,组建联合检查组,用“线上视频巡屏+线下突击查岗”的方式“双线作战”,用“零容忍”态度守住安全红线。此外,通过梳理典型隐患案例,强化全员警示教育,提升员工风险辨识与防范能力。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整改经验转化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安全环保管理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预防”转变。

  主汛期期间,各生产单位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气象监测、信息共享、应急联动“三位一体”的汛期安全一体化管理机制,精准开展极端天气预警预判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响应、科学决策处置。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管道占压区域、道路交通关键路段及排水系统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分片包保责任制度,对于重点区域、关键地段及重要管道,由属地领导牵头组织排查、统筹协调问题解决、全程督办整改落实,确保隐患整治全覆盖、无死角。

  “你们队伍有3名作业人员资质过期,现在立即停工整改!”在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当场下达停工令,并扣除承包商施工队违约金2.3万元。这是采油二厂对承包商“四个百分百”监管的生动实践。通过持续开展承包商汛前专项安全检查,督促承包商严格遵守作业安全管理要求,从源头防范化解现场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与此同时,严格“三个一批”管理,组织76名承包商关键岗位人员签订《不使用有机氯油化剂承诺书》,128次安全技术交底覆盖1200余人次,让安全理念从“厂内”延伸到“厂外”。

  安全生产永远没有终点。当前,该厂夺油上产激战正酣,在油浪滚滚的生产现场,每一项举措都盯着“安”,每一份工作都透着“实”,全厂上下正以“硬核”担当,为高质量发展书写着安全答卷。(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