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兰州高新区打造创新引擎:研发平台占全市逾六成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6:5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6日电 (刘延新)16日,在华帆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借助AI辅助设计平台进行功能蛋白的精准序列优化。近来,该公司在蛋白序列设计与发酵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型培养基体系让目标蛋白表达量提升了300%以上,这一突破为后续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总经理刘晋诚说:“没有高新区在成本减负、效率提升上的精准支持,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稳住脚跟,更谈不上后续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是兰州高新区的首位产业。近日,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调研了多家高新区重点生物医药企业,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今年上半年,兰州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芮文刚带队调研兰州理工大学时强调,全区上下要以强省会行动为总牵引,深化与在兰科研“新四军”全面合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疏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加快把高校“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园区“产业成果”。

图为2025年5月,兰州市政协副主席、兰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芮文刚(左三)带队在华帆生物科技(甘肃)有限公司调研。(资料图)受访单位供图

  兰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以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在兰军工企业、驻兰央企等为主的“新四军”科研单位139家,各类科研机构1200多家。而兰州高新区借助此地域优势,全区人才汇聚量已达11.2万人。

  目前,兰州高新区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112个,占全省37%、全市61%。这一数字标志着兰州高新区在兰州市研发资源布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100万平方米科技孵化载体投入运营,西北海创中心、山东大学甘肃研究院等创新载体高效运转,与兰州大学共建的“西部药谷”加速成果转化。在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依托“大师+团队”传帮带模式,由专家团队带领青年科研人员攻关新型疫苗技术研发。

  宜生康健(甘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兰州高新区后,填补了西北地区液体体外诊断试剂的行业空白,具备年产1亿毫升液体试剂产能。在兰州高新区的支持下,公司与威高集团携手共建IVD研发中心,柔性引入兰州大学谢小冬团队,深入探索干细胞与基因组学技术在体外诊断中的创新应用。

图为2024年11月,宜生康健(甘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兰州高新区的对接下与威海威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资料图)王婧 摄

  该公司副总经理姚立腾说,兰州高新区对符合要求的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开通产品分类、注册检验、审评审批、体系核查等各类环节绿色通道,推动产品加快注册上市步伐,构建起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兰州高新区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机制,目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82家,占到了兰州市总量的53%。(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