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兰州红古:“食”刻严抓食药监管 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1:35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7日电(马瑞琪)“我们的商品从采购渠道、储存条件,到经营卫生状况等各个环节,监管人员都进行了严格把关。近期‘一把手走流程’活动,更是帮助我们商行转型为企业,在市场监管局的悉心指导下,让我们商行信用修复业务办理得很顺利、很高效。”红古区海石湾陇源百货商行经营户感慨道。红古区始终将食药安全作为民生大事,在食药监管工作上靶向发力,全方位护航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以来,红古区以落实食品包保督导责任为抓手,全面推进食药监管工作落到实处。461名区镇村三级包保干部现场督导生产经营主体3233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31条,确保了全区食药安全可溯源,有效防止不合格食药流入市场。此外,红古区市场监管局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日周月”三级管控,截至目前达2.02万条,有效压实了各级食安责任。

  在强化食安执法力度方面,红古区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章可循、有标可依。据悉,近日检查农资销售门店、养殖场等经营主体256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这一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细化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同时,结合风腐问题集中整治,红古区重点开展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制售假劣肉制品、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等专项行动。目前,执法检查达434次,整改问题254项,查办案件8起,收缴罚没款3.25万元。此项排摸整治行动强化了监管力度,全力保障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

  为严厉打击通过非法渠道购进药品、销售假药劣药等违法行为,红古区依托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开展违规销售处方药及执业药师“挂证”专项检查。检查中,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使用单位210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个、查办案件1起,从源头上有效防范了医疗风险隐患。

  在大力推进智慧监管进程中,红古区创新探索运用甘肃省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对疫苗等重点品种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实现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同时,红古区还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重点对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大中型餐饮和商超等604家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非现场检查”,视频监控抽查92户后厨实时操作画面,查改问题18条,从技术层面上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红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晓东表示,红古区将建立校园食品、药品经营等监督抽检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与专项整治,同时加强食药安全宣传教育,构建“监管+教育+社会监督”的食药安全共治格局,为全区居民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