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甘肃庆阳:电力护航兴牧业 “羊”光满溢富乡村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15:1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9日电(高靓 郑朝宁)“刘师傅,线路都检查完了,运行一切正常,后续要是有任何用电需求,随时给我们打电话。”近日,在庆阳市合水县吉岘镇奶羊繁育中心崭新的羊舍里,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一丝不苟地检查着接羔保育房的用电线路与设备。他们用专业的技术和认真的态度,为当地养羊户筑牢了一道坚实的用电安全屏障。

  踏入繁育中心,饲料传输带轰隆隆地不停运转,将新鲜的饲料精准输送到各个食槽;电气化搅拌机高效作业,把各类饲料充分混合,为羊群准备着营养均衡的大餐。曾经传统养殖场里“脏、乱、差”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整洁规范的现代化钢结构厂房,宽敞明亮的羊棚里通风良好,一群群膘肥体壮的肉羊,有的在悠闲地低头进食,有的则舒适地卧在地上休憩。“咩咩”的羊鸣声与机器的运转声相互交织,奏响了一曲忙碌而又和谐的乡村振兴“牧羊曲”。

  作为合水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吉岘村始终坚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种促养、以养促调、种养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并建成了这座现代肉羊融合发展繁育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达128亩,规划建设30座高标准羊舍,每一座羊舍都配套建设了储草棚、青储窖、接羔保育房、储粪池以及各类加工机械等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这里,“良种繁育+肉羊育肥+屠宰加工+市场销售”的全链条养殖模式已然成型,不仅实现了人居环境与牲畜饲养的有效分离,还做到了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合理分隔,有力推动了当地养殖产业朝着规范化、绿色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随着肉羊育种联合体的逐步发展壮大,繁育中心内的电气化设备也日益增多,此时,电力的稳定供应成了养殖户们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羔羊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导致羔羊死亡或者生长迟缓,稳定的供电对保育工作来说太重要了。”村民刘师傅的这番话,道出了所有养殖户的共同心声。

  为了解决养殖户们的后顾之忧,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供电服务“网格化”的优势,迅速安排台区经理与繁育中心进行精准对接。不仅对吉岘村10千伏线路开展了长达1.59千米的升级改造工作,显著提升了当地的供电质量,还特意将新线路直接架设到了繁育中心的场区门口,用充足、稳定的电力,为乡村羊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以前的羊舍特别简陋,条件差不说,养殖效率也低。现在换成了高标准的暖棚,除了一些基础的人工操作,饲喂、清粪、消毒这些工作全都是机械化完成,省了不少事。而且,一旦遇到用电问题,只要打一个电话,供电师傅很快就会赶过来帮忙解决,他们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一说起供电服务,养殖户刘师傅便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满是满意的笑容。

  为了彻底打消养殖户们的用电顾虑,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还专门建立了定期上门服务机制,安排技术人员常态化地到繁育中心排查用电隐患。每次排查,工作人员都会把接羔保育房的开关、排气扇、温控器等设备作为重点检查对象,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他们还会在现场为养殖户们详细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排气扇的日常保养技巧以及用电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手把手地指导养殖户们规范操作各类电气设施,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养殖生产的安全。

  如今,在稳定电力的保驾护航下,合水县吉岘镇的肉羊养殖产业正稳步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迈进。养殖户们再也不用为用电问题发愁,能够安心地投入到养殖事业中,真正实现了“羊”帆起航,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