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兰州校长名师面对面 | 兰州三中“154 工程”破局“双减”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17:28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9日电(戴文昌 路晓瑛)“兴贤者之风,育国之英才”,在兰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将党建引领与“兰山文化”深度融合,通过“154工程”、特色班本课程、家校共育等创新举措,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德育体系,让德育工作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为育时代新人筑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兰州市第三中学精准聚焦全年154天节假日,创新推出“154工程”,构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维课程体系,打造“习惯养成—素养炼成—才艺生成”进阶式成长路径,彻底改变了学生假期“放任自流”状态。

  为确保“154工程”落地见效,学校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假期计划单,涵盖自主学习、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等内容,并建立“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协同反馈机制,学生每日记录成长点滴,教师定期线上指导,家长实时关注孩子动态,形成家校共育的假期育人闭环。

  如今,习惯养成课程让学生学会自律,素养炼成课程拓展了综合能力,才艺生成课程则激发了个性潜能,特色作业展评、成长档案等成果,不仅彰显了“154工程”实效,更让假期成为落实“五育并举”的“第二课堂”。

图为9月17日,兰州市第三中学生物标本室。 戴文昌 摄

  “‘154工程’核心是把假期还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科学规划生活,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兰州市第三中学学生发展中心王维说,这一创新模式让德育工作突破了校园边界,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以前假期总觉得无所事事,现在有了个性化计划单,不仅学会了规划时间,还培养了不少新技能!”提及学校的“154工程”,兰州市第三中学初三学生陈蕾难掩兴奋。

  “我们寅客班的‘传统文化研读’课程,让我对古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青竹班的‘环保实践’课程,让我学会用行动守护绿色家园!”在兰州三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班本课程,这源于学校“一班一特色、一生一方案”的德育理念。

  如今,校园里已培育出寅客班(传统文化)、梦华班(艺术鉴赏)、青竹班(环保实践)、霞客班(地理探索)、清兰班(书香阅读)、缘柒班(志愿服务)等多个特色班本课程。

  这些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霞客班”学生走进黄河岸边开展地理考察,青竹班学生组织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寅客班学生编排传统诗词情景剧……“每个班级课程都像一把独特钥匙,能打开学生不同潜能之门。”王维说。

图为学生创意作品。 戴文昌 摄

  “家长心理团辅让我学会了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家长读书沙龙则让我和其他家长交流了教育心得。”兰州市第三中学初一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学校的家校共育活动让她受益匪浅。

  “家校共育不是单向的‘通知’,而是双向的‘对话’。”王维说,学校通过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成长环境,也推动了学校、家庭与学生共同进步。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德育创新,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举措,为每一位兰山学子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王维说。(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