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2日电 (戴文昌 路晓瑛)在兰州市第三中学,初中物理教师严剑洲不仅帮助学生破解物理学习“抽象密码”,更以包容且理性的教育智慧,为青春期学生成长搭建起“家校协同”的护航桥梁,在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探索出贴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方法。
“物理不是枯燥的公式与定理,而是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严剑洲说,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搭建从“观察自然”到“理解科学”的阶梯,而这第一步,便是点燃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
作为完全中学的教师,严剑洲既深耕初中物理课堂,也积累了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深知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物理的痛点,初中生日渐接触抽象概念却缺乏具象感知,高中生面对复杂公式易陷入“死记硬背”困境。
基于此,严剑洲摸索出的教学法,先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为什么灯泡会发光”等身边问题入手,唤醒探索欲,再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将现象与原理串联,让学生理解公式、定理背后的逻辑;最后依托实验操作与实际问题解决,让知识从课本走向应用。
“比如讲解浮力时,我会让学生先观察铁块与木块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再通过实验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最后让他们设计如何让鸡蛋浮起来的小方案。”严剑洲说,这种从具象到抽象、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能让学生真正吃透物理概念。
物理学习是持久战,兴趣的保持离不开成就感的支撑。教学中,他常会遇到学生因难题积累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想放弃物理学习。严剑洲说,此时,他不会急于灌输解题技巧,而是先帮学生拆解问题,从基础步骤入手,让学生在小突破中积累信心。
“有个学生曾因电学综合题频频失分而沮丧,我陪他从电路画图、欧姆定律应用等基础环节练起,当他独立解出第一道难题时,眼里的光让我知道,他对物理的兴趣又回来了。”严剑洲说,教师的角色不仅是“教书”,更是帮学生在学习中“搭梯子”,让他们在坚持中看到进步。
除了学科教学,作为初中班主任,严剑洲还面临着青春期学生成长中的特殊课题,如何引导“情窦初开”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严剑洲说,初中生出现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
“通过和学生聊天发现,他们对恋爱认知很模糊,只是因为不愿向家长、老师倾诉心事,才会在同龄人间寻找倾听者,进而产生特殊的情感联结。”严剑洲说。
基于对学生心理的洞察,严剑洲形成了“分层引导”管理策略,通过“青春期交往”主题班会,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性差异,树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交友观念,让学生明白“好感不等于爱情”,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与相处。
不仅如此,班会后,对仍有困惑或特殊交往问题的学生,以平等姿态“一对一”倾听想法、了解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建议,而非简单批评;同时主动与家长沟通,指导“青春期沟通技巧”,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情绪、少说教多倾听,家校配合为学生营造包容理性的成长环境。
“无论是教物理,还是做班主任,核心都是读懂学生。”严剑洲说,物理教学需要贴合学生认知规律,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触可感;班级管理则要尊重学生成长节奏,用理解与引导代替指责与压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