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兰州七里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7:0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2日电 (杨娜)兰州市七里河区22日召开“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暨‘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通报该区近年来“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及“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

9月22日,兰州市七里河区召开“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暨‘2025 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安排” 新闻发布会。杨娜 摄

  在七里河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魏岭乡、阿干镇、八里镇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特色示范带、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一镇一亮点、多镇共繁荣”的乡村振兴新格局,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看头。

  魏岭乡党委书记吴子瞻回答记者提问表示,魏岭乡“巍巍红岭”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效突出,以“民生+产业”双轮驱动筑牢发展根基。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投资49万元的白家岘村饮水工程全线通水,解决300余户村民饮水及1500亩农田灌溉问题;180万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消除120户群众滑坡风险;“雨露计划”补助35名脱贫家庭学生,446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医保参保率100%。

  产业融合亮点纷呈,以“红色文旅+特色农业”为路径,蔬菜种植面积2.7万亩、产量4.1万吨,1500亩油菜籽种植预计年产值120万元,万亩油料深加工产业园将提供200个岗位;沈家岭红色景区深挖战役资源,推出邮票、雪糕等“红色七里河”文创产品,上半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56.32万元,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形成“文旅引流、产业变现”良性循环。首批6个重点项目高效推进,460万元万亩油料基地完成土地流转与种植,5.8公里产业路实现“晴雨通车”,乡村颜值与群众幸福感同步提升。

2025年7月11日至15日,共青团七里河区委、七里河区魏岭乡政府联合兰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在魏岭乡沈家岭村开展以“一笔一画绘乡村振兴,‘艺’路生花展红色画卷”为主题的墙绘实践活动。(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阿干镇党委书记郭晋东则表示,阿干镇以“水磨石佛”生态文旅示范带为核心,按“1234”模式(一轴串联、两业协同、三生融合、四村联动)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方面,“3331”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垃圾160吨、拆除危旧房770平方米,“村村万树”种植树木2500株;投资70万元改造10户“五美”农居,308万元升级村庄道路,120万元维修饮水工程,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产业方面,完成粮播0.16万亩、蔬菜1.94万亩,130万元林下经济项目打造油菜花海网红打卡点;455万元养殖项目养殖禽1万只,林麝、中蜂养殖分别预计年增收6万元、8万元;依托石佛沟景区发展农家乐56家,接待游客10万人次、收入超100万元,“村嫂农家乐”吸纳9名留守妇女就业。

  治理方面,“田字型”体系划分14个大网格、64个小网格,“一亲三心”活动办实事116件,22次普法宣传化解纠纷80余件,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八里镇党委书记王生儒在发布会表示,八里镇创新打造七里河首个“鱼菜共生”水产养殖产业园,锚定“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科研旅游”融合模式。

  项目投资1480万元,采用“鱼粪分解—蔬菜吸收—水体净化”系统,节水90%且农药零残留,实现“水下养鱼、水上种菜”立体种养,鸭嘴鱼、鲈鱼等水产品与蓝莓、冰菜、中药材协同培育。

图为七里河区八里镇水磨沟桃园。杨娜 摄

  通过“八村联动”入股机制,8个村集体以120万元入股,整合520万元衔接资金,首年预计集体增收18%、产值300万元、利润90万元,吸纳3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3.2万元。

  目前480万元建设的1440平方米温室大棚本月投产,二号大棚及配套设施正筹划,未来年产水产品30万斤、果蔬200吨,将成为智慧农业示范标杆。

  如今,七里河区各镇以特色示范带为纽带、优势产业为支撑,正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