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4日电 (刘翰青)“11次现场推进,12项问题,48小时全部整改回执”这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新集改革试验区“两手抓”取得的成效。三季度以来,面对汛期给原油上产工作带来的影响,该作业区坚决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原油上产筑牢安全屏障。
“自省自觉”担当担责
“截至今早8时,镇287示范区对辖区所有井场进行二次复核,确保生产现场无抛洒、掩埋的油泥,并再次核对危废台账,确保台账无误……”9月18日,在新集改革试验区的早间晨会上,该区负责人说。
今年开始,该区每月在全区范围开展一次“大体检”,该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明确厂、区、岗、人以及外来施工队伍的环保责任。班子成员带队开展“四不两直”监督检查。8月份,该区先后深入一线18余次,全力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合力将“事后处理”转化成“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使安全环保生产更“高标准、严要求”,让高效管理成为重要支撑。
同时,该区严格落实《环境敏感区域划分》等规章制度,增强环保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通过总结“巡、隔、预”工作流程,重点监控环保敏感区域,建立并完善三级巡查小组、两级隔油栏设置、一级预防备战状态,为防洪防汛、冬防保温等特殊时期筑牢环保屏障。并针对季节交替制订“点、线、面”培训计划,员工队伍覆盖率达到100%。同时在一线员工中开展“1+1”课堂,由巡护队和试验区相关人员每周固定授课、每班随机抽检,通过日提问、周巩固、月考核,让环保意识落地生根。
“动真碰硬”长效有效
“针对季节特点,大家要提升思想重视程度,强化QHSE履职能力,严格做好问题隐患整改工作落实,杜绝风险隐患重复出现……”在该区每日晨会上,生产调控中心安全工作负责人再次进行了强调。
隐患不除,安全难安。该区将隐患治理作为筑牢安全环保基础的重要环节,不断完善“三防四责”体系,针对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大站大库、长输管线、重点生产区域等安全环保检查和风险管控,严格执行事故隐患“四不推”“五落实”制度,通过构建“日清风险、旬督重点、月考通报、季度排查”工作机制,开展全员“风险大识别、隐患大排查”活动。
针对现场重复发生、久治不愈的“顽疾”,试验区本着“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全面系统检查和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现场、设备运转、资料运行中的“小苗头、小隐患、小动向、小问题”进行“过筛子”,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曝光通报,制定整改措施,进行逐项销号治理,查改各类安全问题12个,确保夺油上产活动有力推进。
“源头出发”绿色油区
在长期稳健发展过程中,新集改革试验区始终不忘责任与担当,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致力于“生态绿色”的发展建设,以实际行动守护油田的“绿水青山”。
针对油水井施工存在的环保薄弱环节,该区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在环保设施设备改造环节集中“兵力”,为设备的清洁化改造开“绿灯”。结合区域敏感程度,以“井液不出井,出井不落地,落地不污染”为目标,立足“井筒控制、井口预防、地面补防”技术思路,积极开展现场试验,有效规避了环境风险。该区镇三联采出水、镇320-784措施返排液每四小时进行检测,核对、整理所有相关资料,对下游井口水质进行复核,存在问题抓紧落实洗井等措施。
与此同时,该区始终围绕“源头控制为上策、事后治理为下策”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规范现场作业过程管理,制定方案优选、组织保障、过程管控和交接一体化工作流程,保障全过程无缝对接,清洁文明生产有序推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