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域经济> 正文内容
武威有意思 | 凉州多模式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08:49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5日电 (苏玉梅)产业带动、联村共建、借地生财、入股分红……近年来,凉州区因地制宜,因材施策,深度挖掘整合资源,打好集体经济组合拳,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多种模式并存、多条渠道增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航拍凉州区大柳镇日光温室产业园。曾继孔 摄

  金秋时节,凉州区长城镇的300多亩向日葵喜获丰收。低垂的葵盘籽粒饱满,在秋阳下泛起金黄光泽。连绵的花盘随风起伏,静谧而壮美,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丰收画卷。这片曾经闲置的沙缘土地,如今重焕生机,成为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希望田”。

凉州区长城镇300多亩的向日葵已成熟。苏玉梅 摄

  凉州区长城镇党委组织委员郭嵩山说:“长城镇地处沿沙沿线,此前部分土地由于分散、闲置或产出效益较低等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以‘盘活闲置资源、做活土地文章’为突破口,通过集中流转和整合,将长富村、长瑞村共计300余亩撂荒土地化‘废’为宝,依托‘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耐旱、适应性强的向日葵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向日葵即将迎来成熟采收,预计今年村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以上。”

图为村干部查看向日葵长势。苏玉梅 摄

  撂荒地焕发新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增长红利,而“联村共建”则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

  眼下,凉州区金塔镇千亩连片青贮玉米也迎来集中收割,走进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大型收割机穿梭其间,青贮玉米收割作业正高效推进。锋利的切割装置快速运转,将一排排籽粒饱满的玉米植株瞬间转化为均匀细碎的优质饲料。通过自动化输送系统,这些青贮料被精准装载到运输车辆,送往储存点进行科学贮藏。

图为大型收割机集中收割青贮玉米。刘文鑫 摄

  “凉州区金塔镇创新推行‘抱团发展’模式,以右五坝村高标准农田为核心,联合周边5个行政村整合资源,累计盘活村集体经济资金260万元,发展玉米规模化统一种植。”凉州区金塔镇党委副书记周玉龙介绍说,“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推行标准化种植,显著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玉米产量。预计今年该产业可实现总收入29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成功探索出‘资源整合、规模经营、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图为青贮玉米收割现场。苏玉梅 摄

  发展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是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凉州区充分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建立种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格局,推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促使乡村活力“持续迸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完)

【编辑:刘薛梅】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