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5日电 (杨艳敏 曹勇)秋风拂过河西走廊,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成号村的千亩钢架大棚熠熠生辉。打包车间里,清甜果香四溢,工人们麻利地将圆润饱满的蜜瓜封装打包,这些“秋日限定美味”正奔赴全国各地高端市场。而这份甜蜜产业的起点,要从一趟跨越千里的货运说起。
2015年,长途货运司机赵海从新疆运送蜜瓜至南方,一车不足十亩产量的蜜瓜竟卖出24万元。“高台和新疆一样光热足、昼夜温差大,肯定能种出好蜜瓜!”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扎根。2019年,赵海变卖货车,流转70亩地试种露天蜜瓜,可临近成熟时的一场大雨,让瓜田“全军覆没”,直接亏损14万元。
首战失利的赵海没有气馁,他奔赴海南、玉门取经,邀请高台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摸清了蜜瓜生长习性。2020年,他牵头成立果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露地种植改为温室大棚,130亩蜜瓜成功挂果。2021年种植面积扩至180亩,可产量提升后,销路又成新难题。
“好瓜也怕巷子深!”赵海四处奔走拓销路,最终与多家大企业达成稳定合作,当年就赚得纯利润120万元。销路打通后,产业加速扩张:2024年基地扩至500亩,2025年突破1000亩,年产蜜瓜1400吨,营收超600万元。如今的高台蜜瓜含糖量达16%,“耀农小蜜”“祁汁果”等品牌享誉全国。
蜜瓜产业不仅甜了市场,更富了乡亲。基地固定用工40人,高峰期日用工超120人。“土地流转有租金,打包一天挣200元,收入翻了好几倍!”成号村村民吴燕笑着说。目前,高台县已建成1个千亩蜜瓜产业园、9个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枚戈壁“黄金瓜”,既打开了农民增收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的“甜蜜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