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地市播报> 正文内容
甘肃甘南: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08:30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分享到:

  金秋时节,在甘肃省舟曲县坪定镇2050亩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架农业无人机正有序作业,它低空掠过作物,精准喷洒着农药与肥料。这一场景正是当下甘南州农业领域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的生动缩影。随着科技与农业融合的不断加深,无人机飞防凭借高效、精准、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全州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利器”。

无人机“飞防”为农田插上“科技翅膀”(甘南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舟曲县坪定镇连片的玉米田里,每株玉米都缀着饱满的果穗,压弯了枝头。田埂边村民姚海龙兴高采烈地望着忙碌的无人机,凑在舟曲县农技站站长王雪明身旁,盯着手持平板电脑上实时跳动的喷洒进度,忍不住算起“对比账”:“以前我们施肥、打药都是人工操作,弯腰弓背晒得头晕眼花,而且每亩地要2到3个人,费时又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无人机一来5分钟就搞定5亩多地,每亩能省100多元人工费,对我们农民来说真的犹如天降神兵,太好了。”

  王雪明手中的平板,不仅能监控进度,更藏着无人机飞防的“硬实力”,他告诉记者:“无人机精准施肥单日完成作业面积可达500亩,效率是人工防治的100倍。今年依托2025年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对坪定镇2000亩春玉米开展了3次无人机飞防作业。无人机技术不仅高效防控了病虫害,还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实现了叶面肥精准喷施,为秋粮稳产丰收筑牢了基础。尝到甜头以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先进的农业工具。”

  无人机飞防的“甜头”,不止玉米种植户尝到,甘南的青稞种植产业同样也得到了这份便利与高效。在碌曲县阿拉乡,甘南陇盛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千亩青稞良种繁育核心区里,无人机已成了青稞生长的“守护者”。通过定期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青稞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生产的青稞良种发芽率达90%。

  甘南陇盛种业科技公司董事长石磊告诉记者:“在青稞田间管理过程中实行飞防飞控,通过无人机的‘火眼金睛’,识别青稞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等,实现青稞不同生长阶段的精准管理,目前青稞已经喜获丰收,单产得到大幅提升。”

  从玉米田到青稞地,无人机飞防正成为甘南现代农业的“新利器”。近年来,甘南州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将无人机飞防技术广泛应用于青稞、玉米等农作物种植生长领域,通过精准作业、高效服务,有效降低农户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产量与品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甘南州农牧林草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曹钧说:“未来甘南州将持续深耕‘科技+农业’融合发展路径,‘低空+农业’模式将在全州广泛应用。广袤农田上空,无人机将成为不知疲倦的‘智能农夫’,它们带着智能时代的基因,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精准施肥、喷药,为农作物生长保驾护航。农业生产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绿色,传统农业将彻底摆脱‘土味’标签,以全新的姿态迈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道路。”(陈春兰 朱建勤 扎西卓玛)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