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教育> 正文内容
张掖民乐:让劳动教育在田间地头“生根结果”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7日 12:2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7日电 (陈有金)“今天亲手摘下自己种的葫芦,心里满是自豪!这不仅是果实,更是珍惜与感恩的收获。”近日,张掖市民乐县丰乐镇寄宿制小学首届校园“丰收节”上,六年级学生贺艺婷的话语里满是劳动的喜悦。这场丰收盛会,正是当地推进劳动教育、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民乐县聚焦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为目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整合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做好劳动教育“加法”文章。该县教育局出台《民乐县新时代中小学劳动实践推荐清单》,构建覆盖小初高12个年级的劳动教育全链条,推动各校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践深度融合。

  金秋时节,走进民乐县文化产业园区小学的“开心农场”,教师正带着学生观察南瓜长势,从瓜蒂干枯程度到敲击声音,手把手教大家判断果实成熟度。五年级学生张钊文则盼着每节劳动课,“在中药种植区种草药、识节气,还能参与研学,劳动一点不枯燥!”

  如今,民乐县学校普遍整合校园空地,开辟“责任田”“兴趣田”,打造“课程—种植—管理—收获”一体化教育模式,形成涵盖蔬菜种植、中草药辨识、生态调查的“三园联动”课程体系。累计开展劳动教学观摩、农田实践等活动四十余场,参与师生超四千人次,“校校有基地、班班有田块、人人会劳动”的氛围已悄然形成。

图为民乐县小学生在田间地头采摘瓜果蔬菜。陈有金 摄

  在民乐县,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专属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里,学生们全程参与翻地、施肥、栽秧到收获的全过程;“友谊田”中,文化产业园区小学学生土婉莹边给人参果浇水边憧憬:“等丰收了,我们也要办‘丰收节’,让大家尝尝我们的劳动果实。”

  各校不仅让学生体验种植乐趣,更结合本地文化,融入传统手工制作、药材辨识等内容,让劳动成为融合自然、科学与文化的综合课堂。为推动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当地还将其纳入研学体系,建成甘肃华瑞农业、张掖超越智慧农业等10多个校外研学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完整农耕周期。

  “和爷爷奶奶一起收土豆,才真正懂了‘粒粒皆辛苦’。”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王芸惠的感慨,道出了校外劳动实践的独特价值。

  在甘肃华瑞农业公司的农田里,农艺专业的学生们分组分拣种子,双手沾满泥土却干劲十足,专业老师在旁讲解作物生长规律与节气农事知识。“现在孩子接触土地少,很多农谚和传统农事方法都陌生了。”该校农艺组教师何在佳说,正是这样的真实农耕场景,让学生既学会技能,又记住土地教给的道理。有学生在实践日记里写道:“每一次弯腰、每一滴汗水,都让我更尊重土地、感恩自然,这不仅是劳动,更是生动的人生课。”

图为民乐县小学生在田间参与劳动。陈有金 摄

  “我们将继续深化校外劳动基地建设,推动‘农田课堂’纳入校本课程。”民乐县教育局副局长董伯儒表示,当地将持续以劳动为笔,在田间地头书写“以劳育人、以劳润心”的教育答卷,让学生在耕耘中成长,在收获中明志。(完)

【编辑:杜萍】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