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8日电 (戴文昌 路晓瑛)“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学校始终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优先位置。”兰州市第三中学课程教学中心主任尚云飞说,该校重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5+2+1”阅读工程、“一主三专六力”课程、“11345”青蓝工程,为教师成长施“良方”,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尚云飞说,学校创新实施“5+2+1”教师大阅读活动,打破传统阅读模式的局限,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精准分组。具体而言,将全体教师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针对不同阶段教师需求差异,组建阅读共同体。
在全员共享阅读资源、交流读书心得基础上,学校重点培育由骨干教师、中层干部组成的核心阅读团队,通过深度研读教育专著、解析教学案例,着力提升“青蓝工程”中师徒结对执行力及管理团队协作融合力。尚云飞说,这一模式不仅加速了青年教师的适应与成长,也帮助处于“高原期”的教师突破职业瓶颈,在全校营造出“人人爱阅读、时时可学习”的文化氛围。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兰州三中以“兰山书院”课程体系为依托,重构教师“兴贤课程”,创新推出“一主三专六力”教师培养课程。尚云飞说,该课程体系不仅与学生“育才课程”、家长“崇教课程”形成联动,更让教师发展有了清晰“路线图”,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针对青年教师培养这一重点,兰州三中打造“11345”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尚云飞说,该工程通过“厚底功、宽技能、深素养”三个发展维度,为青年教师打通成长通道。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备课指导、听课评课、课题共研等方式,实现师徒同频成长。”尚云飞说,自“11345”青蓝工程实施以来,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中,已有30%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20%成为校级骨干教师,成长速度显著提升。
尚云飞说,教师成长没有终点线,学校将持续优化培养体系,让每位教师都能在专业道路上实现价值。(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