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编:0931-8562277
  • 传播合作:18909311858
中新网·甘肃新闻
中新网甘肃新闻正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动态> 正文内容
刘家峡水电厂:功勋机组“退岗不退役” 工业精神永续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14:43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1日电(杨韬 侯齐)10日,随着西北网调开工令下达,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1号机组整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台1969年投运的首台发电机组,作为新中国水电工业发展的标志性设备,将以保护性拆解的方式开启“退役与新生”的接力,其核心部件将入驻该厂工业遗产公园,成为传承工业精神的永久展陈。

  1号机组是刘家峡水电厂投产发电的首台机组,长期承担西北电网骨干调峰任务,见证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与发展。经过多年高强度运行,机组转子支架强度不足、磁极应力超标、水轮机主轴疲劳强度不达标等问题凸显,常规维修已无法彻底消除隐患。此次整机改造将系统性解决这些技术难题,同时严格遵循“技术可溯、部件可展”原则,对发电机转子、水轮机转轮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护性拆解,确保工业遗产的完整性与科普价值。

等待整机改造的1号机组。侯齐 摄

  此次拆解后的核心部件将入驻工业遗产公园,通过“解剖式”陈列向公众展示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原理。这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金属构件,不仅将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实物见证,更将以直观形式传递刘家峡水电厂建设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这种“退役即展陈”的模式,既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也是对时代记忆的延续。

  在完成历史使命交接后,1号机组将迎来全面技术升级。通过优化发电机性能、改善水轮机振动与摆度参数,新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将显著提升,检修周期进一步延长,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更可靠的支撑。此次改造不仅是单一设备的更新,更是传统水电技术与现代智能运维体系的深度融合。

  刘家峡水电厂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颗螺丝钉背后的历史,让老设备在工业遗产公园延续科普功能,让新技术在厂房内书写绿色篇章。”这座“共和国水电长子”正在通过“保护+升级”的双重路径,实现工业遗产活化与能源转型的协同发展,为我国水电事业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生动样本。(完)

【编辑:杨娜】
中新观陇·我们的视角
 
政府厅局: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厅|科技厅|住建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卫生健康委|财政厅|文旅厅|人社厅|应急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
新闻媒体: 每日甘肃|兰州新闻网 |中国甘肃网 |中国兰州网 |甘肃经济日报|新华网甘肃频道|人民网甘肃视窗|中广网甘肃快讯|甘肃经济信息网|丝路明珠网
中新社分社: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京ICP备202103428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