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0月14日电(马瑞琪)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为构建和谐平安社会,提高群众防灾减灾能力,红古区积极联动、多维发力,组织区减灾委员会所有成员单位开展了一场以“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主题的国际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
红古区城市管理局
在海石广场,醒目的主题条幅、宣传单吸引往来群众驻足观看。工作人员分别就防震减灾、地质灾害防治、防火减灾等防灾减灾知识进行宣传和现场释疑。紧扣“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这一主题,通过散发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对防震减灾、安全生产等常识进行宣传。现场解答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相关安全问题,让广大群众对安全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行动上积极跟进,在全区营造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活动当天,共发放宣传单100余份,宣传横幅1条,出动宣传车3辆次。
红古区海石湾镇
在火车站小广场,红古区海石湾镇联合各村(社区),围绕火灾、燃气泄漏、暴雨、地震等常见事故灾难,向群众详细讲解有效自我保护方法与应急处置流程。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灾害预警信号识别、疏散逃生路线规划等实用知识,特别呼吁群众务必掌握必备自救技能,在极端天气下主动排查家庭及周边安全隐患,将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群众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工作人员都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红古区矿区街道
活动中,矿区街道联合各社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应急逃生、火灾扑救、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常识,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激发居民学习热情。累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宣传手提袋200余个,解答群众疑问50余条,有效增强了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活动期间,街道同步开展“减灾隐患大排查”行动,针对发现的楼道堆物、电动车违规充电、消防器材过期、液化气瓶违规使用等隐患,建立隐患台账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限,做到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红古区各单位各部门以“实”践行韧性投资,进一步推动普及了韧性理念和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未来,将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把应急培训、隐患排查纳入常态化工作,推动“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切实做好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后盾。(完)